* 五代词和部分北宋词介绍 今天始,我将逐日输入五代词和部分北宋词。一直很感谢IFCSS为这里的中国学生和学者所做的种种。这里输入的词,就算是对他们辛勤地工作所表达的一点儿诚挚的敬意吧。 唐五代的代表词人有南唐后主李煜,韦庄,冯延已,以及温庭筠。后主词是我的最爱。最爱他的赤子之心,仿佛完全不晓世故,一派天真。其作品皆痴情呆语,真诚得令人落泪。每一首都可以说是超凡的圣品。他的词看上去好象都是些浅近的文字,细读之,则含思凄惋,高妙超脱,一往情深。韦庄与冯延已词也不错,思深词丽,韵逸清新。温飞卿词则过于浓艳。但他的词亦不失为五代词的一个代表。 北宋词中我最爱一些清丽的小词,不太喜欢长歌。这只是个人的好恶,我一向喜欢小桥流水,不太爱大江东去。气魄过于宏大的东西让我觉得可敬而不可亲。但为了对整个北宋词有一个完整的概貌,我将输入苏词,清照词,晏氏父子词,周邦彦词,还有欧阳修词。慢词时期的代表作柳永词已有人输入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如果有时间,或者会输入一些秦少游词。 晓拂 *li-yu.000 李煜(937-978) *li-yu.001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挥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后主亡国后追忆辞庙北上的名作。词意凄厉,下开苏辛豪放 一派。后主的词风至此改变,是他前后期词风的转折点。他词的杰作 亦自此始。 这首词从时间上,空间上,感受上,都推得极深,极远,极广,极高。气象万千,惊心动魄。一句“几曾识干戈”和盘托出了一个长于深宫,不识人间烟火的词人对于战火的打击震撼是如何深了。中间蕴藏了多少辛酸的幻灭与痛苦。 稚子之心的后主,舍不得后宫数千佳丽时,就写出“挥泪对宫娥”的句子,全不知道怕天下后世的人会骂他“不挥泪于宗社”(苏轼语)。当他怀念江南美景时,就写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懂得宋主会因疑忌而危害他。他只知道天真的憨笑,尽情的歌唱。 晓拂 *li-yu.002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i-yu.003 李煜《捣练子》 深院静, 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li-yu.004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li-yu.005 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li-yu.006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li-yu.007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qin1)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郭晓明输入 *li-yu.008 李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晓拂 *li-yu.009 李煜《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栏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晓拂 *li-yu.010 李煜《鱼父 两首》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楫春风一叶舟,一纶丝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li-yu.011 李煜《菩萨蛮 三首》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铲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琐动,惊觉银屏梦。 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晓拂 *li-yu.012 李煜《子夜歌 二首》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晓拂 *li-yu.013 李煜《长相思》 云一 纟呙 ,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晓拂 *li-yu.014 李煜《谢新恩 二首》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笛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 如梦懒思量。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晓拂 *li-yu.015 李煜《阮朗归》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晓拂 *li-yu.016 李煜《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晓拂 *li-yu.017 李煜《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晓拂 *li-yu.018 李煜《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栏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晓拂 *li-yu.019 李煜《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晓拂 *li-yu.020 李煜《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晓拂 *li-yu.021 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黄宇 *li-yu.022 李煜《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gun3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Gun:音三声。字形为“车+昆”。为车轮转得很快之意。 *li-yu.023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晓拂 *li-yu.024 李煜《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晓拂 *li-xun.001 李(王旬) 《巫山一段云》 古庙依青嶂, 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风雨朝还暮, 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输入:王笑飞(xiaofei@acsu.buffalo.edu) *qin-guang.01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li-qingzhao.000 李清照 (1084 - 1151) *li-qingzhao.001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晓拂 *li-qingzhao.002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li-qingzhao.003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出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佚事〗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是中国最有天才和成就的女词人。清照天生聪明,又生长在一个文学家庭,故年幼即通文艺。二十一岁嫁给胡州太守赵明诚。明诚也能赋诗填词,夫妻感情甚佳。 结婚不久,明诚出游,清照重阳节作了《醉花阴》词寄给明诚。明诚自愧不如,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他三天三夜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作了五十首词。他故意把清照的词也夹在其中,给朋友陆 德夫看 。 陆德夫赏玩了半天说:“只三句绝佳。”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这正是李清照写的那一首中的三句。 *li-qingzhao.004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芭蕉》 窗前种的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 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凄清 点滴凄清 愁损离人 不惯起来听 〖题解〗 清照填词,善用叠句和叠字.本词的"阴满中庭"重复了一句不仅声音清美,而且词意和下句的"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起着如影随影的作用. 下句的"点滴凄清"的重叠也是一样,雨打芭蕉一点一滴的声音,送到深宵离人的枕畔. 这光景,让你无意中回想到李后主的长思词-- "一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深深体会到作者太多的感触. *li-qingzhao.005 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li-qingzhao.006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壁, 人在何处 (熔,左从金)?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燃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燃,左从手)。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li-qingzhao.007 李清照《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罗 勇荐(yongl@ee.ubc.ca) *li-qingzhao.008 李清照《绝句》 女词人李清照不仅写"凄凄,惨惨,戚戚",这一首五言绝句也可谓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以"推敲"典故而流芳千古的苦吟诗人贾岛也有出人意外的绝句: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li-qingzhao.009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点轻匀, 尤带丹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叫郎比并看. *li-qingzhao.010 李清照《点绛唇》二首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晓拂 *li-qingzhao.011 李清照《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 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 弹与征鸿。 晓拂 *li-qingzhao.012 李清照《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晓拂 *li-qingzhao.013 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li-qingzhao.014 李清照《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晓拂 *li-qingzhao.015 李清照《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扌妥 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晓拂 *li-qingzhao.016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晓拂 *li-qingzhao.017 李清照《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晓拂 *li-qingzhao.018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晓拂 *li-qingzhao.019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晓拂 *li-qingzhao.020 李清照《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li-qingzhao.021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晓拂 *zhou-bangyan.001 周邦彦《菩萨蛮》 银河宛转三千曲,欲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zhou-bangyan.002 周邦彦《瑞龙吟》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忄音 忄音 坊陌人家, 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 访寻邻里,同时歌舞。 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忆燕台句。 知谁伴,名圆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zhou-bangyan.003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feng-yanyi.001 冯延已《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feng-yanyi.002 冯延已《鹊踏枝》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楼,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feng-yanyi.003 冯延已《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feng-yanyi.004 冯延已《鹊踏枝》 六曲栏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晓拂 *feng-yanyi.005 冯延已《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晓拂 *feng-yanyi.006 冯延已《采桑子》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feng-yanyi.007 冯延已《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晓拂 *feng-yanyi.008 冯延已《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扌妥 红杏蕊。 斗鸭栏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晓拂 *feng-yanyi.009 冯延巳《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 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晓拂 *feng-yanyi.010 冯延巳《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晓拂 *feng-yanyi.011 冯延巳《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feng-yanyi.012 冯延巳《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feng-yanyi.013 冯延巳《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区?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归来,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zhang-xiang.001 〖宋初〗张先《菩萨蛮》 牡丹含露珍珠颗, 美人折向帘前过. 含笑问檀郎: 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 刚道花枝好. 花若胜如奴, 花还解语无? *zhang-zhiyi.001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日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zhao-shixia.001 赵师侠《鹧鸪天》 爆竹声中岁又除。 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风解绿江南树, 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 宁辞末後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 次第花开可自娱。 植字:林玮(wlin@u.washington.edu) *zhong-shu.001 仲殊《夏云风·伤春》 Zhongshu: Xia yun feng (Cloudy Peaks in Summer), Pained by Spring 天阔云高, Skies vast, clouds lofty 溪横水远。 A stream cuts across, its waters stretch distant 晚日寒生轻晕。 Late in the day a chill gives rise to light mists. □阶静、杨花渐少, The empty steps quiet, willow catkins fewer 朱门掩、莺声犹嫩。 The vermilion gate shut, young orioles' song still tender. 悔忽忽、过却清明, I sorrow over Qingming's hasty passing 旋占得馀芳, This lingering fragrance stays just a moment 已成幽恨。 And has already turned to somber regret. 都几日阴沈, Several days of dark skies 连宵慵困。 Night after night I'm listless and tired 起来韶华都尽。 By the time I'm up spring's blossoms have passed. 怨入双眉□斗损, Resentment enters my brow, knit in a frown 乍品得情怀, These longing feelings-- 看承全近。 I view us as intimates. 深深态、无非自许。 So deep a conviction is surely self-flattery 厌厌意、终羞人问。 Your fleeting attention shies from human entreaties. 争知道、梦里蓬莱, How can I know that in my dreams, in Penglai 待忘了馀香, After I've forgotten your lingering fragrance 时传音信。 Sometime you'll send word? 纵留得莺花, Even if orioles and blossoms remained 东风不住, If the East Wind won't stay 也则眼前愁闷。 The scene before my eyes would still be one of melancholy. Not much is known about Zhongshu (d. ca. 1104). There are a number of curious anecdotes about him, probably legendary. I like this one, re- corded by Lu You 陆游: 殊少为士人。游荡不□。为妻投毒羹□中。几死。啖蜜而解。 医言复食肉。则毒发不可复疗。遂弃家为浮屠。 In his youth Zhongshu was a literatus, and quite a rakish libertine. His wife once put poison in his stew. He nearly died, but was saved by eating honey as an antidote. The doctor advised him, "If you ever eat meat again the poison will be reactivated, only this time there will be no cure." So Zhongshu left home and became a monk. /Ned Walsh (walsh@cunixa.cc.columbia.edu) *zhao-weilie.001 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 片石撼江皋, 水激矶头影动摇. 阅尽兴亡千古事, 萧萧, 往日英雄不可招. 一剑倚天高, 恐有蛟龙起怒涛. 铁锁都应拦不住, 滔滔, 和雨和风卷六朝. 郭晓明输入 *ouyang-xiu.001 (宋) 欧阳修《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 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夏 荐 (XIA@UCONNVM.UCONN.EDU) *ouyang-xiu.002 欧阳修《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 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 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 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此篇乃作者于宋仁宗庆历五年降职出任滁州 知州时所作。据《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 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 滁皆山也’五字而已。”通篇用解释句,连 用二十一个“也”字,宋人王应麟认为这种 体例本于《易经》的《杂卦》。 ※※※※※※※※※※※※※※※※※※※※※※※※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昔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 From: xm1@cec1.wustl.edu (Xingdong Ma) Newsgroups: alt.chinese.text Date: 13 Jul 93 15:59:58 GMT Organizati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jiang-jie.01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jiang-jie.02 蒋捷《贺新郎》 乡士以狂得罪, 赋此饯行.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儿磊块,酒浇不去. 据我看来何所似, 一似韩家五鬼,又一似杨家风子. (风通疯)怪鸟啾啾鸣未了, 被天公、捉在樊笼里. 这一错, 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 (濯 zhuo2) 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 世间恨无楼百尺,装有许多俊气. 做弄得栖栖如此. 临别赠言朋友事, 有殷勤六字君听取: 节饮食, 慎言语.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su-shi.000 苏轼 (1036-1101) *su-shi.001 苏轼《浪淘沙·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su-shi.002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su-shi.003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su-shi.004 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篇是苏轼四十七岁隐居黄州(湖北黄冈)时所作. 苏轼官途开头比较顺利,二十一岁一举登第,后来 制科及学士院试都入第三等(即特别优秀),得直 史馆.王安石专权后,虽出外任,也领大州.到元 丰年二年,以笔祸得罪,被捕下狱,翌年流放到黄 州,以后五年一直隐居于此.这五年,就他官途而 言,是极不得志的,但就他文学成就而言,却是一 个收获最为丰硕的时期. From: Xiaojie LI *su-shi.005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肝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录入: zeng@utdallas.edu *su-shi.006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sushi.007 苏轼《蝶恋花》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崖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罗 勇荐(yongl@ee.ubc.ca) *su-shi.008 苏 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su-shi.009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元丰五年(1082)九月于黄州(今湖北黄岗)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郭晓明输入 *su-shi.010 苏轼《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su-shi.012 苏轼《八声甘州》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su-shi.013 苏轼《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su-shi.014 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谁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 流不到,楚江东。 *su-shi.015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su-shi.016 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销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月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 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su-shi.017 苏轼《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兴愁烟,满江天。 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晓拂 *su-shi.018 东坡禅意诗一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名不知道,只记得是苏轼寄给当时正失意苦闷的苏辙,以资鼓励的. --Ming Tian *su-shi.019 苏轼《醉落魄·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晓拂 *su-shi.020 苏轼《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嫦娥怜双燕, 分明照,画梁斜。 晓拂 *su-shi.021 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 且尽一尊,收泪听阳关。 谩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创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 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su-shi.022 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晓拂 *su-shi.023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 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su-shi.024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 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也, 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晓拂 *su-shi.025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Xiaofu *su-shi.026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 扌离 锦,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su-shi.027 苏轼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糸+沈去掉三点水)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Xiaofu *wang-anshi.000 王安石(1024-1086) *wang-anshi.001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wang-anshi.002 王安石《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 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 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 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wang-anshi.003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海光H9CHU@STTHOMAS.EDU [植字] *yan-jidao.001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yan-jidao.002 晏几道《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萧,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yan-jidao.003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影红 从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舆君同 今宵剩把银灯照(灯:应为 gang1,左金右工,同灯意) 犹恐相逢是梦中 ====================== 王柏青输入 (wangphi@cpmail-nz.cis.columbia.edu) *yan-jidao.004 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yan-jidao.005 晏几道《少年游》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纵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次,不与这番同。 *yan-jidao.006 晏几道《生查子》 长恨涉江遥,移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共荷花语。 *chen-yuyi.001 陈与义(宋)《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huang-tingjian.001 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zhang-xiaoxiang.01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 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 霜风劲, 悄边声, 暗消凝. 追想当年事, 殆天数, 非人力, 株四上, 弦歌地, 亦膻腥. 隔水毡乡, 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 匣中剑, 空尘蠹, 竟何成! 时易失, 心徒壮, 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 且息兵. 冠盖使, 纷驰务, 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 翠葆霓旌. 使行人至此, 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注: 背景: 南宋, 金人占取长江以北, 主合派掌权 1) "株四" 应为 "三点水 + 朱", "三点水 + 四" 2) 渺神京: 汴粱(今开封)更遥远了 3) 干羽方怀远: 官兵才始怀想远方 4) 冠盖使: 委派使节 5) 纷驰务: 务 应为 "务 下加一个 马" 6) 若为情: 难到不感到耻辱吗 7) 翠葆霓旌: 指皇帝出巡的仪仗 -------------------------- 输入, 注释: 邓鸣琪 (deng@cs.psu.edu)---- 输入, 注释: 邓鸣琪 (deng@cs.psu.edu)8J--J-- 输入, 注释: 邓鸣琪 (deng@cs.psu.edu) *yao-sui 姚燧《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wang-yun 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 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口口蛟龙虑恐下燃犀, 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 待偿我平生不足。 *yang-guo 杨果《越调·采莲女》 碧湖湖上柳阴阴,柳外兰舟过, 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 司马泪痕多。 * 宋祁《迎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谷波纹游客掉。 绿杨湮外限云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伍良盛L.S.Ng1@uk.ac.soton.mail *he-zhu.001 贺铸《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希(Xi1, 从日)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he-zhu.002 贺铸(1052-1125)《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 锁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li-zhiyi.001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Philip Wang 输入 (wangphi@cpmail-nz.cis.columbia.edu) *Jiang Kui School.001 姜派 Archive-name: poetry/commentary/Jiang-Kui 这里向大家介绍姜派词人的词,姜门十杰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名字按年代先后排列)各选一首。所选的未必是各人最出名之作,但是合在一起,希望能显示姜派的特色和丰富多采的风貌。今天这第一拨是史达祖、高观国和卢祖皋。 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是咏物诗的神品,但是这里选的是风格接近欧冯的《蝶恋花》,这首词描写在早春天气重归杭州时的兴奋心情。末二句奇绝,见不到情人却不作悲苦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欧阳修“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这首词也有这个味。高观国的《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是姜派的当行本色。江雪茫茫中的一株水仙,好似出浴后的湘妃洛神,羞答答地背过去整整披着的薄衣,肤色却仍然微微透露出来。作者赶紧说“没见着”(“有谁见”),那股惜玉怜花之心,使这香艳的场面,我们读来只觉凄美不觉轻亵。卢祖皋的《贺新郎》咏的是太湖边的三高祠(春秋的范蠡、西晋的张翰和唐朝的陆龟蒙这三位弃官不仕的高人),格调清旷,有东坡之风,起句尤佳。 Sanyee Tang *shi-dazhu.001 史达祖《双双燕 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娥,日日画栏独凭。 列代有点名气的词话,少说也有上百本。自从《人间词话》出来,学者士子,唯静安先生的马首是瞻,似乎他书都是鱼肆之鲍,不堪一闻。究其原因,静安先生确有其高明之处,但是读者的期待不同,也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前人读词话,欣赏是第二位的,占第一位的是学习怎样写词。今人读词话,是学点欣赏的法眼,创作是想都不敢想的。静安先生拈出“意境”两字,可以作欣赏的指导,却与创作无关,更与学写作无关。试想,如果我辈当年的语文老诗搞的是“命意境作文”,我们今天能不能在这网上码字?我们毕竟只能从“命题作文”起步。一些晚清的词话作者,要人读史达祖、王沂孙等的咏物词,还是有道理的。 词到南宋,已是静安先生所鄙视的“羔雁之具”(“羔雁”是礼品的代称)。既是文人聚会时互赠佐兴的“羔雁之具”,当然以“命题作文”为多,于是咏物词大盛。静安先生本人,倒也没像胡适那样,把它们谥为“晦涩的灯谜”(胡的《词选》序)而一笔抹杀。他在《人间词话》里还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苏轼不必以《水龙吟》传世,我们还是来看看以咏物逼真著称的史达祖的《双双燕》。 燕子是喜欢双飞双宿的鸟,因此常在描写离愁别恨的诗中出现。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送别诗,《诗经·邶风·燕燕》,即以双燕起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当时正是三四月之交,卫国内乱,国君被杀,其母戴妫被逐,太后卫姜送她,国恨家愁,一起咏入诗中。辛弃疾在《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中说“看燕燕,送归妾”,则是以女送女之悲,写男送男之情。这一回,史达祖又要借双燕写什么呢? 初看仅仅是写燕子,只是在“去年尘冷”之处令读者诧异了一次:为什么去年建窠的人家,看来冷冷落落的,这一年来,他们都到哪儿去了?但是这快乐的小俩口子最多也就是愣了一下,咱们忙着呢,顾不上别的啦。看看去年的旧窠,端详四周,你欢我爱地商量一阵,在哪里建新窝呀?虽然有点疑问,可咱恋旧,还是在这里住吧。飞快地掠过花梢,衔泥建筑爱巢。嘴不能“软语商量”了,咱心里可连通着呢,比比谁飞得更轻更俊!穿花过柳,你追我赶,都忘了回家了。这对两情愉悦的燕燕,怎会有心想到,它们的女主人,已盯着它们一天了!看着它们玩累了之后,自顾自地在巢中安睡,想起燕子为思妇带来家书的传说,怎不教她愁上眉头? 到结尾两韵,诗人才揭开“去年尘冷”的谜底。读者到这里一回味,恍然大悟,原来自一开始诗人就是从女主人的角度写的,名为咏物,却句句都有这位少妇的倩影。静安先生还为此与人争论。清人贺裳(字黄公)说:“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暗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静安先生却说:“然「柳暗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说姜夔读史达祖的词,像项羽学兵法一样,浅尝辄止、不能深析,未免过分,静安先生驳得好。不过静安先生这段话,本身很微妙,像项羽学兵法那样是读不懂的。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中曾为之作解:“画工求形似,要画得像。燕子飞来在梁上作窠,呢喃地叫着,诗人把它拟人化,说燕子软语商量在哪儿做窠好,这样,确实写出了燕子的特点,不能用来指别的鸟,是写得很逼真的,但并无其它情味,所以说画工。化工是求神似,要画出精神来。「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燕子回来得晚,因为它看够了花柳。柳荫浓密,花开得繁密,燕子要衔泥做窠,「爱贴地争飞」,在柳荫和花丛中飞,所以感到柳暗花暝。这样,确是写燕子,但又不限于写燕子,它还写出红楼中的女子,她是在注意燕子的归晚,羡慕燕子双双看足柳暗花暝。这就是景中含情,写出一种境界来。王国维的赞美,就因为它有境界。” 周先生说得极对,但是关键之处还不够清楚。有人可能要问:“「软语商量」不也是女主人带着羡慕在看吗?难道这不是景中含情?”我想,区别在于,“软语商量”是用眼睛看的,她看得到,别人也看得到。“看足柳暗花暝”却未必是用眼睛在看。燕子飞入柳条花丛,站在画栏后的女主人未必瞧得到,但是她感受得到:“天黑下来了,我们回去吧?”“急什么呀,树荫里觉着暗,天还早着呢,再玩一会儿。”“你俩还不回来?我还等着问讯呢!”没有情人可思念的旁观者,则未必有这般细腻的感受。画工还是化工,这里有见景生情与以情度景的区别。 读完王、周的评论,不要以为古人说到“画工”时都是贬义。在评论《邶风·燕燕》一诗时,朱熹就曾经在《朱子语类》里说,“〔此诗〕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这里,“画工”又是用来称赞此诗的手法:以燕燕双飞这一可见的形像,画(化)出离愁别绪这一难摹的情感。 【注释】 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时近清明,古人在此日祭土神祈丰收。相传燕子在此时飞来。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帘幕中间,去年尘冷:飞入重重帘幕,寻找去年旧巢,却发现这里像是无人的模样。 差池:《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郑玄《诗笺》曰“谓张舒其羽翼”。 雕梁藻井:雕梁,雕花的屋梁。藻井,房顶中央向上凹的一种传统构造,以圆形或六边形为多,“井壁”和“井底”往往画有花纹。 花梢、红影:花枝的顶端和颤抖时给人的动感。 芳径:花丛中的小路。 芹泥:河边池边长水芹的湿泥地。杜甫《徐步》,“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 红楼:在这里指燕子筑巢的大户人家。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燕子在散发着芹泥香味的巢中睡得安稳,忘记了带信给女主人的事。江淹《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开元天宝遗事》中亦有燕子为思妇传书的故事。 翠黛双娥:女子的用黛石画的双眉。 -- 散宜生 于枫叶之国、夜雨之都 Sanyee Tang *shi-dazhu.002 史达祖《蝶恋花》 二月东风吹客袂, 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 蝴蝶识人游冶地, 旧曾来处花开未? 几夜湖山生梦寐, 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今岁清明逢上巳, 相思先到溅裙水。 【注释】 苏小:南齐杭州名妓苏小小,这里借指作者的情人。 几夜湖山生梦寐:作者在客中多次梦见和情人同游杭州的湖山。 评泊:评论。 只怕春寒里:作者似乎与人约好在春暖花开时见面,故此上阙急着询问识路的蝴蝶,“她门前的花开了没有?”这里又担心天还不够暖。 上巳(si4):古代节日,在阴历三月上旬。《后汉书·礼仪志》,“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疒内一个火),为大洁。”元朝以后,这个节日似乎在汉族地区消失了。 相思先到溅裙水:今年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凑在同一天,一定特别热闹,到时候,还怕在湖边找不到“洗濯祓除”的情人?作者的相思,已随着湖水,流到她的裙下去了。痴情一片,岂是时间地域所能阻隔! Sanyee Tang *gao-guanguo.001 高观国《金人捧露盘 水仙花》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 有谁见、罗袜尘生。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 怕佩解、却赴瑶京。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注释】 湘灵:指娥皇与女英。传说中,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她俩追到湘江畔,“以涕洒竹,竹尽斑”,自沉湘江,死而为神。 罗袜尘生: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黄庭坚咏水仙诗有“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六铢:六铢衣,佛经中佛穿的极薄极轻的衣服。二十四铢为一两。 琴心怨:湘灵常和鼓瑟联系在一起(典出屈原),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佩解:刘向《列仙传》讲郑交甫遇见江妃二女,二女解其佩(玉)给郑,随即消~ 失不知所往,连郑怀里的玉也不见了。这里借指水仙花谢,像江妃那样返回仙宫(瑶京)去了。 杯擎清露:水仙花状似酒杯。 春兰友、梅兄:黄庭坚咏水仙诗有“山矾是弟梅是兄”。梅、水仙、春兰依次开放,所以称友称兄。 Sanyee Tang *lu-zhugao.001 卢祖皋《贺新郎》 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作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舍以供诗境,赵子野约予赋之。 挽住风前柳, 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 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谩留得、莼鲈依旧。 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 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 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 又恰是、题诗时候。 猛拍阑干呼鸥鹭,到他年、我亦垂纶手。 飞过我,共樽酒。 【注释】 鸱(chi1)夷:范蠡归隐后的别号。 茶烟:指陆龟蒙。陆嗜茶。 莼(chun2)鲈:张翰不愿在京城做官,只想回乡吃太湖边的菰菜莼羹鲈鱼脍。 垂纶:垂丝钓鱼。 Sanyee Tang *Jiang Kui School.003 Poems of the Jiang Kui School姜派III Archive-name: poetry/commentary/Jiang-Kui 这里向大家介绍姜派词人的词,姜门十杰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名字按年代先后排列)各选一首。所选的未必是各人最出名之作,但是合在一起,希望能显示姜派的特色和丰富多采的风貌。今天轮到张辑、吴文英和陈允平。 张辑喜欢用词的最后几个字给词牌改名,他的《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其实就是用的词牌“乌夜啼”。南徐是镇江的古名,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曾被米芾题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这块匾俺依稀记得在甘露寺内见过)。这里曾是孙权和刘备共商抗曹大计的地方,稼轩在此数次赋词。北望神州,作者的感慨可想而知。 陈允平的《清平乐》是一首写闺怨的词,没有一句涉及容貌衣服,感情也写得怨而不怒,是典形的雅正之风,却又不掉书袋,明快如口语。 《莺啼序》是最长的词牌,有四段二百四十字,搞得俺累死了。看时累不累?是要化点工夫,但是,只要抓住了作者的“意识流”,这词还不算晦涩难懂。天又冷身又乏(病酒),本想在家呆着算了。可燕子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日长了)?哟,春天快没了,还是赶紧去西湖上散散心吧。但是真能散心吗?“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这是名句,更直接的说法是李后主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上是第一段。第二段是作者在湖上回想,也告诉读者他为什么这么没情绪。原来在思念他的杭州亡妾。“溯红渐招入仙溪”,是回忆,也暗示了作者又到了那女子住的地方。“倚银屏”,这是江南女子,激动得站不住了,找个东西靠着,等您上去扶呢。“春宽梦窄”,四个字就带过了男女欢娱并道出了这欢娱的宝贵。这一段最后一韵回到现实,天晚了(作者出去时已近黄昏),人去堤空,只有飞鸟和他作伴。第三段还是作者在回想,上一段想的还算是乐事,这一段就悲乐都有了。那样一个羞山妒水的美人儿,去世多年了,再也不能亲迎渡口、共宿春江,只留下分手时的题诗。最后一段是唱不尽的挽歌。遗物都带来了,钗呀镜呀的都摩挲得有点旧了;待要写信诉说我的思念,却又无处可寄;只能把相思弹入琴声,或许你的亡魂还能听到吧? 王国维批评吴文英的词“映梦窗凌乱碧”。如果我们把词当八股文,第一段要破题承题,第二段要起讲入手,等等,那么我们是可以说这首《莺啼序》有点“凌乱”。但是如果我们承认,男人想女人时可以语无伦次,可以神昏颠倒,那么这首词就是真实感人地写了梦窗当时的意念的流动。作者先思同睡之乐,再念死别之痛,就“凌乱”得真实,男人还不都是这号料?老实说,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像白石那样,生死不忘他的合肥情遇?又有几个人,能像梦窗那样,一首词连一首词地悼念他的杭州亡妾?这情,够感人了吧! 张辑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清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吴文英  莺啼序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凤迷归,破鸾慵舞。  (□:享单)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注释】 吴宫:借指南宋的宫苑。 羁情:客情旅思。 溯红渐招入仙溪:沿着花溪逐渐走入仙境,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事。 锦儿偷寄幽素:锦儿是常用的丫环名字,幽素是传情的手巾之类。 春宽梦窄:春色无边,美梦苦短。 断红湿、歌纨金缕:分别的眼泪打湿了歌扇舞衣。女子与人分别时的泪水称“红泪”,《拾遗记》说魏文帝的爱妾薛灵芸告别父母时,眼泪滴在一个红色的壶中,到京城时“壶中泪凝如血”。 暝堤空:天色晚了,西湖人去堤空,作者却仍在欣赏斜阳。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上句花残,下句草长,春末夏初景色。 六桥:西湖外湖有映波、锁澜等六桥。 瘗(yi4)玉埋香:瘗,埋葬,指美人已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古人常用水和山比喻女子的眉和眼,王观《卜算子·送陈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黛,用黛青画的眉。 短楫(ji2)桃根渡: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又,“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是其妾,桃根是桃叶的妹妹。这里指与情人相聚。 青楼仿佛:情人住过的楼宇还是那个样子,暗示人去楼空。 鬓侵半苎(zhu4):苎麻色白,这里指白发。 离痕欢唾,尚染鲛绡:手绢上还有情人的泪痕和唇印。 □(duo3)凤、破鸾:□,下垂貌。无生气的凤钗和陈旧的鸾镜。 伤心千里江南:《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客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陈允平  清平乐 凤城春浅, 雪压花梢颤。 有约不来梁上燕, 十二绣帘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 今年独上阑干。 误了海棠时候, 不成直待花残? 【注释】 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杭州)。 Sanyee Tang *Jiang Kui School.004 Poems of the Jiang Kui School姜派IV Archive-name: poetry/commentary/Jiang-Kui 这里向大家介绍姜派词人的词,姜门十杰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名字按年代先后排列)各选一首。所选的未必是各人最出名之作,但是合在一起,希望能显示姜派的特色和丰富多采的风貌。这最后的三位,周密、蒋捷和张炎,选的词都和亡国之痛有关。 周密的《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是送一位朋友去做元朝的官。古人淳厚,不骂汉奸不绝交,人照送,词照填,但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且看作者如何在这种尬尴的场面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劝得何等委婉!结尾袭用陆凯的《赠范晔诗》,到周密时,这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两人道不同,陈词滥调在这里倒也不失为一种彼此不伤面子的客套。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则令人想起李后主的感叹。 蒙古人的统治是残酷的。当时元太后大概也觉得杀人太多了,她要做一场大功德 -- 征召天下书法好的人到北京,用金粉把所有的佛经抄一遍。张炎也在征召之列,过黄河时,他写了首慷慨悲凉的《壶中天》。你看,姜派词人照样能写上佳的豪放词。元朝把读书人列为第九等,正史并无记载,不过,从“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这一句来看,张炎他们显然不享有什么官方照顾。读书人的气质,服劳役的农民的待遇,是使当地人惊讶的原因吧?“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北国山河,竟然在这种情形下见到!南渡之族,名将之后,张炎的苦笑后面,是“儿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宋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的酸涩吧。 周密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释】 宝带金章:玉带和官印。起首二韵写陈君的排场。 茸帽风欹(qi1):皮帽被风吹得有点侧。《北史·独孤信传》,“信在秦州~ ,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带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秦关汴(bian4)水:这几句是想像陈君北上时的风光模样,“你就是这样去~ 游北宋旧地的呀!还做诗呢。”汴水在北宋旧都开封,后河道为黄河所夺。 酒酣应对燕山雪:这一句进一步想像到了都城时的情形。在朝廷宴饮欢乐,民间~ 却是酷寒一片。“月冻”两字神妙。 江南谁念方回:方回是北宋词人贺铸的字。贺铸在杭州作《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者喻愁之多,句佳意新,一时传诵。黄庭坚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作者以贺铸自比:人老不中用了,在江南虽有满腔的伤心,京城中又有谁会想念自已? 东风渐绿:作者再进一步想像,到了江南景色明媚的春季,更该怀念北方的尚在寒冬中的朋友了。 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南朝宋人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所折的花是梅花。 蒋捷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张炎  壶中天 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扬□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  (□:舟令)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注释】 扬□(ling2):小船。 中分南北:这是前人说长江的话,这里指黄河。由异族完成了统一大业,也只能苦笑了。 波犹直:水波峻直高扬。 野人:当地人。 泛槎(cha2):泛槎是个典故,传说汉代张謇奉命寻找黄河源头,他坐着木筏(槎)顺流而上直到银河,见了牛郎织女。作者暗用在这里,更表明他们实在是阴差阳错地到了黄河。 银浦:银白的河岸,这是在月光下,接下面的“海蟾”。 海蟾、孤白:蟾蜍是月的别称,古人相信月亮出自海底,故可称为海蟾。孤白是指一片单调凄白的背景。从词里看,黄河沿岸被战争破坏得一片荒凉。 Sanyee Tang *jiang-kui.001 姜夔《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舆,笑离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jiang-kui.002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jiang-kui.003 姜夔《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舆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舆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jiang-kui.004 姜夔《疏影》 苔枝缀月,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香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舆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恁, 音nen4 ================================== 王柏青输入 (wangphi@cpmail-nz.cis.columbia.edu) *jiang-kui.005 Poems of the Jiang Kui School姜派I 三个星期前介绍了八首姜夔的词,红花开过看绿叶,今天向大家介绍姜派词人的词。姜门十杰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名字按年代先后排列)各选一首,分四次刊完。所选的未必是各人最出名的作品,但是合在一起,希望能显示姜派的特色和丰富多采的风貌。 有人可能认为姜派词人都是无大名声的二三流诗人。从文学史上看,当然不是如此。从南宋中期到清代,姜派是词坛的主流。难道七百年时光的筛选,淘出的却不是金沙?从十杰中举个名字:王沂孙;你猜他是几流?三流还是不入流?清代周济挑出他认为最好的四位词人,编了一本《宋四家词选》,王沂孙是其中的一位。还有多位清代名人,认为“初学作词,最宜读碧山(王沂孙)乐府。”你说他该是几流? 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本世纪是中国的沧海桑田”。在革命的年代,人们是没有闲情欣赏“剪春灯、夜寒花碎”的温情,当红卫兵小将被包围时,他们唱的是红司令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但是,中国人的革命吼叫大概也近尾声了,这几年大陆出的词选,有重新重视姜派词人的趋向。因此,这里不~ 想多谈极左思潮对他们的诋毁,毕竟,宋代已有了活版印刷,他们的词都保留得好好的,还是让作品自己来说话吧。 就姜派词人的作品本身而言,有没有什么内在因素阻碍了它们在当代的传播呢?这确实是有的。不像五代北宋的婉约词,姜派词人写的多为长调,我们现在古文水平不行,读着太累。南宋末年,官家不希望士大夫谈论国事,蒙古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词人的家国之痛多写得曲曲折折。我们对历史懂得太少,更不知道当时通用的隐语,往往看不出词里的微言大义。元初,胡人挖掘宋理宗的墓,把他的尸首倒挂在树上,沥取防腐的水银,三天后,脖子断了,脑袋掉地,被野兽衔走,不知所往。这件事,对王沂孙这样的大宋遗民,是极大的刺激。他们一群人聚会,以咏物为名,寄亡国之痛。王沂孙分到咏龙涎香(《天香·咏龙涎香》)。知道了这词的来历,你才能看出,词里的“骊宫夜采铅水”是暗指沥取水银,“依稀海云天气”则有魂兮归来之意,结尾的“谩惜余熏”,就是对旧主尽忠。 辛派词人也写长调,对于历史典故,他们用得远比姜派为多,而作品却不像姜派的那么难读,为什么?这就是语言风格的问题了。辛派以文为词,他们用的语句,常常是从经书史书里直接抄来的。来源搞清了,词也理解了。姜派词人强调“自铸新辞”,用典也只是用它的喻意而已。一条黑龙盘据在海中的礁石上,月亮下水面波光粼粼,王沂孙形容为“层涛蜕月” -- 一片一片的龙鳞蜕落水中。你要想一会儿,才能体会到这个“蜕”字用得何等尖巧。强调创新,这本身还是对的。但是,人人向求新求巧的牛角里钻,不去重复他人求新求巧的成果,就不易形成约定俗成的规范用法,没有规范用法,这成果就不容易扩散到口语和别的文学形式去,也不容易流传后世,这就增加了我们阅读的困难。 欣赏习惯也可以是一个问题。吴文英的词里常有时间空间的大幅跳动,历来为人诟病。直到文革后,才有人提出,梦窗其实是“意识流”的鼻祖。跟着作者的意识走,你就会发现他的词并不难懂,辞句更是美不胜收。王国维认为长调体律最次(《人间词话》),古汉语实在是太精练,四五个字带过一片情,长调要写得不重复、有章法,是不容易。像李清照那样引入口语是一条路子;像辛弃疾那样把词散文化也是一条路子;像吴文英那样,语言上坚持文人词的传统,结构上“随着感觉走”,也应该是一条路子。 上面讲的都是怎样才能读懂姜派词人的作品。话又要说回来,即使读不懂又怎么样?汉字就有这点奇怪,把一些字凑在一起,它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外形上的美,音韵上的美,由这些字本身和沉淀在上面的历史所带来的意境上的美。王沂孙的词就常常给我这种感觉。为什么非要知道原来的主题?为什么非要一字一句的条分缕析?说到底,诗是要读的,只要真是好诗,拿来诵读欣赏就是了。 现在,请研读王沂孙的《天香·咏龙涎香》。 Sanyee Tang *jiang-kui.006 姜夔 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乌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 王沂孙《天香 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云天气。 几回□娇半醉。  (□:歹带) 剪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注释】 孤峤(jiao4)蟠烟:《岭南杂记》,“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出大食国西海之中,上有云气罩护,下有龙蟠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轻若浮石,用以和众香,焚之,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孤峤就是洋中大石,蟠烟就是龙上罩护的云气。所谓的龙涎据说就是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 层涛蜕月:波涛映月如闪动的龙鳞。 骊(li2)宫、铅水:龙所居之处和他的涎水。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 汛远槎(cha2)风:采香的人乘木筏(槎)随潮汛而去。下面写采香后的事。 梦深薇露:龙涎香要用蔷薇水(香料)调制,这里把龙涎作为有情之物来写 -- 对故乡的离梦渗透了蔷薇水。 断魂心字: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红瓷候火:《香谱》说龙涎香制时要“慢火焙,稍干带润,入瓷盒窨。” 冰环玉指:香制成后的形状,有的像白玉环,有的像女子的纤纤细指。 依稀海云天气:焚香时,前面引的《岭南杂记》说龙涎香“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云天气”都带回来了。 □(ti4)娇:困顿娇柔。这里开始回想焚香的女子。 花碎:这花是灯花。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在故乡,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红袖添香,纤手挑灯,读书养性两相宜,确实是太好了。《香谱》说焚龙涎香应在“密室无风处”,“小窗深闭”隐含了这个意思。 荀令:三国时做过尚书令的荀□(□:或字右边加二撇),爱焚香。凿齿《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歇。”这一韵的句法今人想起白石的“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谩惜余熏,空篝素被:篝是遮盖香炉的笼子。古人焚香时,常把被子放在笼上熏。作者明知无用,香已燃完,还是把被子放在笼上。 *xin-qiji.000 辛弃疾(1140-1207) *xin-qiji.00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辛弃疾(幼安): 1140 - 1207 *xin-qiji.002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xin-qiji.003 辛弃疾《清平乐(yue4)· 村居》 茅檐(yan2)低小, 溪上清清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ao3)?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xin-qiji.004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xin-qiji.005 辛弃疾《贺新郎》〔一〕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 留十日, 与之同游鹅湖, 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 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 余意中殊恋恋, 复欲追路,得前矣。 独饮方村, 怅然久之, 颇恨挽留之不遂。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 闻邻笛悲甚, 为赋乳燕飞 以见意。 又五日, 同父书来索词, 心所同然者如此, 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 风流酷似, 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 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 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 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 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恨清江, 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 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 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 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 莫吹裂。 *xin-qiji.006 辛弃疾《贺新郎》〔二〕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 元龙臭味, 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 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 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 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 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 神州毕竟, 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 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 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 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xin-qiji.007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xin-qiji.008 辛弃疾《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 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 萧湘逢故人. 挥羽扇, 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 "天凉好个秋"! Alan *xin-qiji.009 辛弃疾 《西 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xin-qiji.010 辛弃疾《落日塞尘起》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搂. 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骨高)血污, 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 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 括号内为一字 (录自<<钢笔书法精品选>>,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恕词牌,词名不详) *xin-qiji.011 辛弃疾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姚明辉输入 *xin-qiji.012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划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姚明辉输入 *xin-qiji.01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 扪英雄泪! (xiao@physics.mcgill.ca) 注: 扪 一字 是 借 代, 代替 一个不在国标码内的字. 除声母与原字不同外, 音意皆相近. *xin-qiji.014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xin-qiji.015 辛弃疾《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注:“嫦”为“亘”加“女”旁)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植字:林玮 *xin-qiji.016 辛弃疾《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 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 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xin-qiji.017 辛弃疾《最高楼》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圆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xin-qiji.018 辛弃疾《祝英台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sb1.gb 【读诗随笔】 《从稼轩词及“豪放派”词作谈起》 〈写在前面〉 近来通过《中国诗歌交流网》读到了不少朋友推荐的辛弃疾的词作,其中有郭君(H.) 的《清平乐—村居》,台湾单君维彰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中西部一位朋友的《西江 月—示儿曹》(Sorry, I've lost his mail header.)。 相信一定有不少辛词的爱好者。 昨日见袁超君建议,也感近日交流网略有沉寂,恐与暑期有关吧。斗胆抖漏出些不堪入目 的文字,还望朋友们宽宏大量,未闻洗耳或洗眼便吾之大幸也! 想说句抛砖引玉尚觉自不 量力。再者,中国诗词讲究锤炼,我在此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胡说八道连草稿也不打, 大不敬祖宗不说,败坏了大家口味,影响了大家的情绪可就事大了。诸君如有此感觉请立 刻予以制止,肃清流“毒”以观后效。倘若孺子可教,万望暇余敲打几句,此吾之又一大 幸也! ·有白(deng@ce05.unm.edu)· ~¨~¨~¨~¨~¨~¨~¨~¨~¨~¨~¨~¨~¨~¨~¨~¨~¨~¨~¨~ 【读诗随笔】 《从稼轩词及“豪放派”词作谈起》 小时候觉得词比诗好读。我祖父辈上也算得个书香门第,藏书也不算少,文化革命一 开始,祖父上街听说红卫兵小将破“四旧”,吓得回家赶紧“焚书”以免被“坑儒”,害 得我日后为买一本脂评石头记累断了腿。在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中有一本《唐宋词一百 首》,这便是我接触词的开始。那时用在学校早自习上背“老三篇”练就的工夫,回家背 几篇杜甫李白还是拙拙有余的,自从看到词之后,便喜欢上了,容易上口嘛。好比“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总比“噫吁戏, 危乎哀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顺口些。想起好笑,那时人开窍迟,不似现在少年无 师自通懂事多,读辛弃疾的青玉案,非跟大人争说辛弃疾要寻的那人是个男的,“他”吗 一定非是女的不可? 引得大人们哈哈大笑一通。爱情两字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要理解古 人以写男女爱情隐寓壮志豪情了。要是现在非被人诉讼诬陷辛公同性恋不可,冤枉! 上初中后懂了些诗词格律,才知道词好读不好做。平仄韵对仗控制极严,一调一格, 不得违反。如有些词牌要求用单字句、两字句、叠字句的,非经反复推敲不可得。诗则有 变体和破格,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到破格便一定是好诗,有道理。不妨大家试着改改杜甫 的“白帝城中…白帝城外…”,恐怕不行。 词算不算诗歌体呢? 没有定论。有人说词是抒情诗,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说的词以 前也叫文人词,起源于唐晚期的民间词,现在的说法就是流行歌曲,经过白居易、刘禹锡 等人的倡导,文人们开始做词,后来在温庭筠韦庄等人手中词的格式规范化,经五代十国 至宋代,形成了一个词文化的高峰期。词的发展过程同诗有相似之处,一般说的诗歌是由 古诗即诗经体楚辞离骚体,后来的乐府歌行,唐初成熟的律诗绝句等组成,起先同音乐有 联系,后来便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词却同音乐的联系非常紧密,到现在每一种词牌还有 其特定的旋律,只不过由于古代的记谱方式及音阶体系同现代采用的西方传入的差异较大, 唱的人就不多了。从根本上来讲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样式,所以小时觉得词好读就在 词的旋律感强。诗的创作过程大家称为写诗、作诗、吟诗,可是大家只说做词、填词。为 什么呢,大家各抒己见吧。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这个《中国诗歌交流网》可以接受 一个最广义的解释,我们可以交流民歌,也可以讨论元曲。然否? 人说山东出大将,此话不假。不过山东济南(旧称历城)出了两位大词家,一是辛弃 疾,一是李清照。如硬是要来个排行榜的话,大该没有人会对他们两位列入词家TOP10有什 么异议的。在我的心目中,幼安当列第一,李清照能排上第四、第五吧。平日遇到府上济 南的朋友,不禁夸奖一番,总是宾主皆欢。想来也不过份,一个地方要是出了两三个百世 流芳的人物,后辈也足以自豪的,众赞之人杰地灵是也。 辛弃疾字幼安,家有轩名稼,故号稼轩。幼安常言“人生在世,当以力田为先”,因 而得名,由此可见幼安不仅文韬武略冠世,还是一个颇有见地的经济学家呢。本是个治国 的良才,可惜“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命不好,碰上三个一味偏安毫无大志的昏皇帝,外 加一群奸佞权臣,一直被排挤在地方上当个无足轻重的官儿,相当于省财政厅副厅长或地 区行署长官之类的,后来干脆不耐烦提前下个退休令,回家将息去。大约过了两个文化大 革命那么长的时间,成了老头一个,才被重新起用当过国防部长助理模样的官,但救国方 略终未被用,最后郁愤而死。稼轩一生求作为于政治军事,不料却以词作而传世,如其九 泉有知,恐怕不免叹喟吧。 稼轩的词属豪放一派,与苏轼并称“苏辛”。苏在前辛在后,从年代来讲当无非议, 不过世人常推崇苏开豪放派之先河,尝有扬苏抑辛的倾向。就我看来,苏轼的文学造就远 在稼轩之上,诗文无与伦比,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值得称道的只有韩、柳、欧、王和他了, 其他几位恐怕多少是沾了他的光的。但单就词来说,稼轩不应在苏之下的。苏轼之诗属文 人之诗,而稼轩之词乃英雄之词。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丽的标准各人的都不同嘛。 不少前人谈到文与人格的统一问题,我欣赏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王维 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但每每想起他们的人格来, 就象在一盘佳肴中看到一个死苍蝇,恶心极了。我推崇稼轩之词与仰慕其人格有关,这也 毋需讳言,说稼轩的人格为其词增色,也未尝不可。诗言志,读诗词读世间之苍茫天地之 无限古人之胸怀。读一首好诗词,就象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忘却了烦恼,减灭了痛苦,顿 觉心胸豁然开朗,宇宙之宏大个人之渺小,令人羞愧无比。诗友们大凡也有类似感受吧。 由于词的起源是一种流行歌曲,而古代的音乐最发达的地方除了宫廷便是烟花柳巷, 早期的词多是缠绵委婉的风格,写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自不必说他的词多么柔了, 现举两个政治强人的代表作以为证。一个是寇准,大家一定记得戏剧《杨家女将》中的那 大胡子大块头的宰相吧; 另一位是司马光。 △ △ △ △ 踏 莎 行 —春暮 寇 准 春色将阑 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 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 △ △ △ 如何? 够味吧。记得罗勇君曾推荐的苏轼《蝶恋花》中两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和 “天涯何处无芳草”,有出处了。 △ △ △ △ 西 江 月 —佳人 司 马 光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院月明人静 △ △ △ △ 更柔了吧? 把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都说白了。 豪放派中除苏轼外,主要代表性的人物多在南宋。其中有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 陆游、刘克庄、陈亮、刘辰翁等。当然辛弃疾的成就最大。另有一派世称婉约派,唐代有 温庭筠、韦庄,南唐的李煜,北宋的有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南宋的有姜夔、史 达祖等。 稼轩的词作丰富,创作手段也多样化。但根本上说可认为由两种风格组成,一类是借 古谕今的抒怀之作,另一类是田园生活的小咏,还有些则是上两类结合。前一类中我比较 喜爱的是京口北固亭怀古二首和《水龙吟》,其间相隔三十年,然而采用相似的手法,面 对相似的题材,都是千古绝唱。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再欣赏一遍。 解诗词是件难事。诗词同音乐一样.妙处恐怕不是用语言能传递的,只有靠第六感觉 了。共鸣只有在自身特征频率与外加影响的接近时才有可能,物理学中是不是这样说的? 所以要看对象,近些年国内出了几本所谓鉴赏辞典,一读可起了生理反应。如何? 胸前起 鸡皮脊背生凉风。后来想想大该是给小学生当课外读物用的。总算恢复了原状。我比较欣 赏余冠英等注《唐诗选》的做法,典故要详解,对作者可能引用的前人诗文给予提示,有 不同意见的地方一并给列出,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自觉长进很快。 但愿我的胡思乱想不太落俗,个人管见毫无强加众人之意,请谅解! △ △ △ △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 弃 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 △ △ 这里稼轩用典较多,上阕中写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并提及了孙权,下阕写了刘裕之 子义隆、霍去病、廉颇。想一想下一首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惜的是生出来的子不 都是象孙仲谋。当时不敢直接骂皇帝老子吧,细品之下却也不难听出“不肖子孙”的骂音, 骂得好! 最后一句中,稼轩以廉颇自比是恰当不过的,是谁让老将无用,英雄老死家中? 问的是谁,不言自明! 读上阕大家都会想起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世事变迁之叹也。 △ △ △ △           南 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 弃 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 △ △ 这首《南乡子》记得在林炜君主编的一期《华夏文摘》上登载过。不作锦上添花了。 只说一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绝妙句。稼轩溶化了杜甫的 名篇《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并非一韵之差,这“流”和 “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含义的。大家体会一下吧。 △ △ △ △ 水 龙 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 弃 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扌文]英雄泪 △ △ △ △ 下阕中稼轩连用了三个典,第一句说张翰,第二句讲许汜和刘备,第三句引用东晋名 臣温桓的话。其实张翰辞官不是想家而是避祸,从口气上看稼轩也是知道的。这三个典用 得环环相扣。说白话谁知要几箩几筐。现在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了。这就是用典的妙处也是 难处。稼轩的结尾句总是用得特别好。象这里,又悲伤又潇洒,英雄泪么! 这首是稼轩三十岁青年时代之作,少年刚阳之气跃然而出。上两首则作于六十六岁,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一世豪情依旧,但细品之下不难发现晚年的稼轩更加深谋远虑,政治 预见性极强。 当时正是权臣韩[亻乇]胄准备贸然北伐之际。一个济国良才,就这样就埋没 了,真是“常使英雄泪满襟”! 下面这首被人广泛传诵的《摸鱼儿》,风格稍为宛转。用典也较多,但更直白抒怀, 不用暗谕。不过我感到铺陈略多了些。 △ △ △ △ 摸 鱼 儿 —淳熙己亥 自湖北漕移湖南 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 为赋 辛 弃 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旮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 △ △ △ 注意这里的“芳草”与苏词中的“芳草”含义相反。为什么? 看下阕便知道了。 我认为稼轩的词也有个缺点。是什么呢? 向袁阔成借句话说,叫“下次接着讲”。 注意这里的“芳草”与苏词中的“芳草”含义相反。为什么? 看下阕便知道了。 我认为稼轩的词也有个缺点。是什么呢? 向袁阔成借句话说,叫“下次接着讲”。 *sb2.gb 【读诗随笔】 《从稼轩词及“豪放派”词作谈起》(续一) ·有白· 对许多热情的爱好者来说,他(她)所喜欢的对象是没有缺点的。中国话说法叫“情 人眼里出西施”,西方嘛,拜伦的名句为证:“英格兰啊,连你的缺点我也爱”。所以有 言在先,萝卜青菜问题,不要引起误会。 稼轩的词作有时意境和字句重复较多,下面举两曲《鹧鸪天》为例。从这一点上来看, 稼轩毕竟同李白杜甫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也可以认为这不算缺点,说明稼轩作词并不拘泥 于字句的雕琢,如果象周邦彦一样,恐怕稼轩这些轻巧灵珑的小咏大该是不会问世的。我 觉得稼轩很喜欢用“陌”字,“陌上”、“巷陌”等,不知何故。 △ △ △ △ 鹧 鸪 天 辛 弃 疾 著意寻春懒便回 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 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 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 笑语柔桑陌上来 △ △ △ △ 这里上阕的最后一句显然是向李商隐借来的,原诗为“书被催成墨未浓”,稼轩这句 是比不上李商隐的喽。不过有两个问题我一直没搞清楚,野蒿开的花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时候母亲在夏天从街上买青蒿回来给我们煮汤喝解暑,记得那是浅棕色长茎的枯草。所 以四月份开花大约是准确的。有没有开红花的蒿? 另外寒食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四天,江 西农村里是不是有寒食归宁的习俗? 我问过几个老表,他们都不知道。是不是那天不用做 饭,大伙一起回娘家? 有“笑语”嘛,肯定不是一个人走路。朋友中有知道的,可不要保 守,一定要告诉我呀! △ △ △ △ 鹧 鸪 天 辛 弃 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 △ △ △ 又是“陌上”、“柔桑”,不记得稼轩还有词是用“荠菜花开…”起头的,否则成了 “接龙”倒是蛮有趣的。我看到过至少两幅中国画是用最后一句书题的。我很喜爱这最后 两句,意思似乎也挺好解,有一天我问了一下自己:为什么稼轩要用桃李和菜花作对比呢, 用牡丹芍药不是也可以吗? 突然间我似乎想到什么,大叫了一声(幸好四周无人),这才 恍然大悟。请看下面两首诗: △ △ △ △ 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 禹 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 △ △ △ 再 游 玄 都 观 刘 禹 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栽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 △ △ △ 当时王叔文革新集团遭到失败,刘禹锡作为其中主要成员之一,被流放出京达十年之 久。回京后借观桃事写下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即被当权派斥为“诗语讥忿”,又 被赶回流放地。当时他的朋友(也是“战”友)柳宗元就说他“是自取之”。时隔十四年 之后,换了三朝皇帝,不少政敌也已归天了,不过前仇旧恨他并没有忘记,面对一片菜花 麦浪,微微冷笑了一声:“栽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真是一条好汉! 说句难听点但却实在的话叫“猩猩惜猩猩”,稼轩的遭遇同刘禹锡很相似,个中感受 大家也体会得出来。城中(在朝)的桃李们(迫害良臣的奸佞小人)为何愁风雨呢,因为 他们总有一天要灭亡; 溪头(在野)的菜花(被冷落的英雄们)才是经风沐雨生机盎然。 这叫坚持斗争百折不挠。我觉得其中的一些隐词很难解释好。我想大家一定能比我做得更 理想。不过从那天起,我开始懂得了诗词也是愈读愈“厚”的。 说“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有些人让别人感觉“人”“文”不符,其实是别人没有 认识他们的另一面,人不是平面图型,何况平面图型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还有不同 的效果呢。象稼轩的这两句就能让人看出他的胸怀,并不是以个人恩怨为重。而苏轼的那 首“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多情却被无情恼”,牢骚就太露骨了。你苏老先生在墙外 走你的路,人家女孩子又没看见,凭白无故地说人家无情,你自作多情咱管不着,冤枉人 干吗? 说不准这九百来年里,还有不少青年受了你的影响,生出些寻死觅活的事儿来,毁 了他们的锦绣前程,恐怕老先生在阴间还得给他们赔不是呢。 苏轼这人挺有趣,一方面才华出众,另一方面心胸狭小。我看他同王安石的矛盾多半 是“文人相轻”所至,而不是什么政治观点立场问题。初中国文老师给我们讲王安石的《 游华山记》时说过一个笑话,说是当年宋神宗赵顼与王苏二人在后苑散步,看到一处假山 上的石头大该有点松动,就问他俩。王安石说“苏式(轼)不坚”,苏轼马上反驳“此乃 安石不稳也”。赵顼倒是个开明皇帝,知道他们有隙,也就笑笑没作声。笑话毕竟是笑话 啦,谁也无法去考证其真伪。不过当年王安石搞改革,苏轼是站在保守派一边拚命反对, 最后被赶出京城,后来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他对“尽废新法”的做法也不满意,又不讨 人喜欢了,只好再去当地方官。我看他地方官倒是当得不错,杭州西湖的苏堤已成了他不 朽的纪念碑,老先生还是合算的嘛。要不我看东坡肉也发明不出来的。你看这不咱们吃肉 的时候还想着您老哪,随着中国菜的全球性传播,您老还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呢! (本欲将东坡肉制法一并列出,猛一想这是诗歌交流网,不是菜谱交流网,只好作罢。如 有朋友需要,我可单独向其提供。)好象上帝也不关心政治,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们活了 一样长的年纪。不知他们到了阴间,关系有无改善。我倒是希望他俩向李白杜甫同志学习, 搞好团结。中国人的文人相轻可是个要命的事儿,不过我倒是蛮有信心的,相信经过我们 这一辈人的努力,这种陋习应该能逐渐消除的。朋友们,你们说是不? 苏轼的词成就还是挺大的,喜欢的人也不少,包括我在内。但读他的词,常让我有一 种不能尽兴的感觉。且看一首苏轼最为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 △ △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 △ △ △ 一开篇就气势磅礴,非同凡响。尝有说法“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 去”之说,不过待我读到最后两句,怎么眼前的黑汉子一下“变脸”成了一尊泥菩萨。不 懂。 苏轼的词善于用想象,当然这是优点。不过我有时觉得也太离谱,给人一种作假的印 象。十多年前我特意慕名去黄冈“文赤壁”(实际是由苏词而得名)一游,企图找一点苏 轼当年“大江东去”的感觉出来。当时正是初夏季节,江水湍急,可我在江边一站,却无 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里曾有过“惊涛裂(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连高一点的石头都 没找到,更不用说“乱石穿空(崩云)”了。要是冬天,就是括南风,大概风也不会大。 我想大多是苏轼喝了酒之后在书房里的“思维实验”成果吧。 看另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 △ △ △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是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 △ △ 这首是写得特别好的中秋词,为人千古传诵。特别是下阕的最后几句。不过我敢肯定 苏轼填词的那个晚上根本就没有月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他想象的。要不哪位搞 天文或气象的朋友帮我查一查,公元一0七五年(那时不讲公历,这是我换算过来的)的 那个农历八月十五夜间,在现山东诸城县上空是不是阴天? 能见度多少? 苏轼的豪放之作基本上是模仿李白的,究竟学象了几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还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不敢在这里妄加评说,朋友一定各有各的主见。为便于大家 赏析,我把李白的一首中秋诗《把酒问月》一并抄录如下: △ △ △ △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余问之) 李 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常照金樽里 △ △ △ △ 苏轼词中我最喜爱的还是两首《江城子》。 △ △ △ △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 △ △ △ 此时“老夫”三十有八,现在说法还是属于“青年作家”、“青年干部”。不过我不 相信苏先生还能“亲射虎”,如果解释为他想学学孙权倒是能接受。 记得某一位科技界的“名人”曾在公众场合非议卢纶的《塞上曲》“月黑雁飞高,单 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说是大雪天哪里来的大雁呢?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 象,大家觉得在艺术形象上成立,不也就认可了吗? △ △ △ △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三十日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 △ △ △ 这首悼念亡妻的词写得太感人了,我实在不忍心去“挑剔”它。特别是“不思量自难 忘”及“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每次读它免不了也要流点泪,但我毕竟不是当事人, 我是肯定写不出“泪千行”,“两行”“四行”还可能想得出。千行哪,心都流在流泪, 真是摄人心魄哟。这大该就叫艺术感染力吧? 其实在苏轼同时代或更早一些的词家也做过一些具有豪放风格的词。元曲《西厢记》 中“长亭送别”中有一支脍炙人口的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 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元曲中许多优美的曲词都取材于唐诗宋词,这一曲也不例外。 其实熟悉这段曲子的朋友肯定已经知道我下面想摆乎谁了。 *yan-shu.001 晏 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向: 向字通晌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yan-shu.002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yan-shu.003 晏殊《珠玉词·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jzhang@ucsd.edu) *liu-yong.001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植字: 林玮 (wlin@uwaphast) *liu-yong.002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账饮无绪, 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风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bitnet) *liu-yong.003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迭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liu-yong.004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低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任凝愁。 *liu-yong.005 柳永《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的难拼,悔不当初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liu-yong.006 柳永《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辗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yang-shen.000 杨慎 (1488-1539) *yang-shen.001 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郭晓明输入 *wu-wenying.001 吴文英《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Philip Wang (wangphi@cpmail-nz.cpmc.columbia.edu) *zhu-dunru.01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 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 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 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 愁损离乡去国人. ---------------植字: 林玮(wlin@uwaphast) *zhu-dunru.02 朱敦儒《柳枝》 江南岸, 柳枝; 江北岸, 柳枝; 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 柳枝. 酒一杯, 柳枝; 泪双垂, 柳枝; 君到长安万事违, 几时归, 柳枝. *zhu-dunru.03 朱敦儒《临江仙》 堪笑一场颠倒梦, 元来恰似浮云。 尘劳何事最相亲。 今朝忙到夜, 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 飞光忽忽西沉。 世间谁是百年人。 个中须著眼, 认取自家身。 植字: 林玮(wlin@byron.u.washington.edu) *first-moon.01 元宵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这一天晚上,人们会点上各式各样的灯,吃一种甜馅的汤团,名曰元宵。元宵之夜,月圆灯好,可是,良霄美景如果没有人的团聚,那还有什么意义? 要由人来选择,人们只希望情侣缠绵不散,如此愿得遂,不妨让那月色夜夜朦胧。可是现实往往是良霄难再,诗人的诗词也就常常流露惆怅忧怨之情。 请看下面两首: 朱淑真的《元夜》: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宋朝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li-yan 李燕《刺猥赋》 或有问曰:刺猥者何等物耶? 吾答之曰:其貌不扬,其色无光, 鲜见于显达之场,每隐于草莽苍苍。 乎朋而欠三步之声,疾行了无奋蹄之响。 伪亲者叹无贴身之处,欲骑者令畏丰臀之伤, 欲捉之自恨天生肉掌,欲咬者难寻下嘴之方。 彼万兽无一御之为仆,其目中也无一兽为王。 常蜷缩而并非示弱,偶伸腰而不为逞强, 既无头角峥嵘之望,也无尖齿利爪之狂。 逢得天暖而与天同乐,时至地冻已穿地而藏, 乐时何贪三餐余富?藏时岂做一枕黄粱? 着文不在雅颂,入画不登高堂, 生而从心所好,归而捐躯歧黄。 默默无争于世曰:“百姓列吾于灵祥”。 (李燕,画家,曾作画《五猥图》并题《刺猥赋》) *lu-you.000 陆游 *lu-you.001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无开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lu-you.002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lu-you.003 陆游《沈园》 城外斜阳画角哀, 沈园无复旧时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lu-you.004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lu-you.005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 匹马戍凉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lu-you.999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事万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yue-fei.001 (宋)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yue-fei.002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重拾旧山河,朝天阙。 *ling-sheng.001 林升(南宋)《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胡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jzhang@ucsd.edu) *zhang-xiaoxiang.001 [宋]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鬓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fan-zhongyan.001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今人之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fan-zhongyan.002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fan-zhongyan.003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长期戊守边防,抗拒西夏入侵,《渔家傲》就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时间,而一个“异”字领起了上下文。看,大雁南归;听,角声连天。远处千山高耸,长烟落日,近处孤城一座,城门紧闭。境界开阔,笔调极其雄壮。不难设想,没有长期边塞军营的经历,是很难写出的。 词的下阕由景入情,离家万里,功业未就。“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调子随然显得低沉,但因为有现实生活作基础,仍给读者深沉的启迪。因为怀乡与戊守边地,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怀乡的诗作占了中国诗歌的很大一部份,而范仲淹的《渔家傲》在历代怀乡诗词中,可谓别具一格。气魄之宏伟,笔调之雄健,感情之悲壮,都可算是上乘。 Xiaojie LI 点评 *fan-zhongyan.004 范仲淹《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cai-shen.001 [南宋]蔡伸《苍梧谣》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罗勇 荐(yongl@ee.ubc.ca) *lu-benzhong [南宋]吕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罗勇 荐(yongl@ee.ub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