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枫 华 园               □
□                                □
□     FENG HUA YUAN     FHY02    □
□                                □
□       一九九三年十月五日出版   第二期        □
□                                □
□   加拿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  《枫华园》编辑部主编   □
□                                □
□                                □
□◎◎◎◎◎◎◎◎◎◎◎◎◎◎◎◎◎◎◎◎◎◎◎◎◎◎◎◎◎◎◎◎□
~~~~~~~~~~~~~~~~~~~~~~~~~~~~~~~~~~
             本 期 目 录(FHY02 )
~~~~~~~~~~~~~~~~~~~~~~~~~~~~~~~~~~
⒈【文学园地】续 弦                     孙 犁
       红楼评语二篇:(一)林薛史
              (二)索引、考证与欧几里德    似 以
⒉【诗苑露滴】中 秋                     梁嘉锐
       诗人言秋集                吴 文(汇集)
       无形的手                    方舟子
       过时的童话                   方舟子
⒊【电影评论】关于同性恋题材的爱情故事电影          似 以
⒋【杂谈笔记】奥运会落选后的                 酸 甜
⒌【93大选】华人在加参政史                 张 晴
       闲聊加拿大大选                 方 菲
       谁领风骚                 珞珈丁(编译)
⒍【学联声明】全加学联人权委员会关于韩东方事件的声明   萧 人(译)
⒎【群言堂】 关于中外文献交流的一点杂想           萧 人
⒏【小资料】 加拿大各大公司用于研究发展的支出      江 嵩(摘)
       加拿大城市失业率统计数字          夏 秋(摘)
⒐【家庭菜谱】简单易做的鸡和鸭——烤鸭,滑嫩鸡片       王丽莎
⒑【地方新闻】渥太华联谊会中文学校筹备进展          潇 渝
       中部足球赛降落帷幕            刘增福 赵翔
⒒【联谊活动】沙滩上的迎新聚会                高建国
⒓【编者后记】征文启示·诚招编辑            詹凯君 李跃
~~~~~~~~~~~~~~~~~~~~~~~~~~~~~~~~~~

~~~~~~~~~~~~~~~~~~~~~~~~~~~~~~~~~~
【文学园地】
                   续  弦
                   ·孙犁·

  一九七一年四月间,老伴在医院死去。我知道以後,劝住孩子们莫哭,先把他
们老姨叫来。她是我一九五三年从老家带出来,在我家帮了几年忙,後来参加工作
的。机关的革委会,原来派了一个人帮着办丧事。这个人抄过我们的家,我不愿去
叫他,他听说後也来了。我找了几个老同志帮忙,他们是杨、贾、石、马。我写在
这里,是表示永志不忘。因为孩子们没有经验,置备的装裹又很简单,妻长时间露
面躺在停尸板上。我从口袋掏出一块旧手绢,蒙在她的脸上,算是向她作了最後的
诀别。她的脸很平静,好象解除了生前的一切痛苦。我那时处境还不好,前途未卜
。孩子们各有心思,对我也冷淡,我每天劳动回来,在小屋里闷坐着。有次路遇大
雨,衣服全湿透了,回到屋里,也没有人过问,自己连抽了三支烟,以驱寒冷。

  慢慢,我想再找个老伴。说是续弦,这是附会风雅。老伴从二十一岁以身相许
,那时彼此有多少幻想。四十多年,经历了无数艰辛,难言之苦,最後这样相离而
去。以後的事,还能往好里想吗?我最初属意机关食堂里的一位妇女。她四十来岁
,中等身材,皮肤很白晰,脸上有些雀斑,胸前很丰满,我在食堂劳动时,对我态
度和蔼。她是顶替死去了的丈夫,家也住在佟楼。晚上,我们常乘一辆公共汽车回
家。但我没敢向别人透露过,因为想到,既不属于一个阶级,我有些自惭形秽,怕
高攀不上。

  不久,有一位女同志,愿意给我介绍,是在她那里帮忙的姨母。预定在老梁家
见面。我如期去了,一进大门,老梁的妻子就斥责我:“衣服也不换一下,大好天
,你戴个破草帽来干什么!”进到屋里,形式很隆重,女方来了四个亲属。“你现
在住的那房子很小吧?”女方的母亲问。“也很低。”我说,“有个蚊子臭虫什么
的在房顶上,我一伸手就摸着了。”全场默然。我告辞出来,心想,女方长得太黑
,也太胖了。第二次,老梁的爱人又给我介绍了一位会计,苏州人。我一听生在苏
州,觉得很好,在梁家三楼小书房见面。事先按照介绍人的嘱咐,我换了一身干净
些的衣服,没有戴草帽。当然那时也不是戴草帽的季节了。见过以後,女方对我评
价很好,她对介绍人说,“不好说话,不是缺点,他是个作家吗!”我却认为她个
儿太矮了。

  听说我在找老伴,朋友们都愿意帮忙。在北京军队工作的老魏,给介绍一位流
落在江西的女同志,说原来是一位大校的妻子,并托老王把一张像片带到天津来。
老王给我打电话,叫我即刻去。说得很神秘,并有他习惯的那种加惠于人的味道。
我到了他那里,他正在用一块当作放大镜的有机玻璃,端详照片。我接到手里一看
,果然不错。当然,这是女方年轻时的照片,距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不久,老魏打
听到了这位女同志的下落。她後来给我来信说:正当她傍晚堵鸡窝的时候,收到了
一封带有喜讯的电报。通信开始不久,我就接连给她汇去了几百元钱。这些年,我
其他无长进,唯物观念是加强了。她是一位恋爱老手,对付我是不在话下的。孩子
们听说她有海外关系後,曾要求几位老朋友来劝告,我听不进去,高卧破床,一语
不发。我有些破罐破摔了。伴随她,我曾在黄昏时踟躇,去石家庄,托人找住处。
披星戴月,赶开往家乡的长途汽车。在滹沱河大堤上行走,在大风沙中过摆渡。一
次,往返四十里去县城,给她接洽工作,犯了前列腺炎,倒在路旁的禾场上,差一
点出了大事。最後终于离异,我总以为是政治的原因。她背着包袱,想找一个更可
靠的靠山,在当时,我的处境,确是不很保险的。

  所以,关于晚年续弦事,我从不怨天尤人,认为是我的患难一生中,必经的一
步。我的命运,也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一步了。芸斋主人曰:婚姻一事,强调结合,
讳言交易。然古谚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物质实为第一义,人在落魄之时,不
只王宝钏彩楼一球为传奇,即金玉奴豆汁一碗,也只能从小说上看到。况当政治左
右一切之时乎?固知巫山一片云,阆苑一团雪,皆文士梦幻之词也。

(凯 丽  输入)

~~~~~~~~~~~~~~~~~~~~~~~~~~~~~~~~~~

                红楼评语二篇
                 ·似以·

                (一)林薛史

  林妹妹是旧时代新女性的代表。以才貌傲世,无比纯情而执着。那时的女孩儿
真可怜,除了同表哥呕心沥血、回肠 荡气地疯狂恋爱以外,简直就没有什么
法子显示她们的与众不同。

  宝姐姐则更象时下的职业妇女。棋琴书画,无所不精,针线女红,无所不能,
论及仕途经济,也不逊须眉半分。性格骄傲冷漠实际,注重人际关。普遍看低男
性(包括视哥哥为三岁顽童,对宝玉一贯讥讽指导)。洞悉世情,是以装憨守愚,
走中庸之道。

  至于枕霞旧友,便是从古至今最可爱的女孩儿。虽富才华,却不自重,开朗豁
达,热情洋溢,即便有烦忧,也通通在大笑中灰飞烟灭。

  无怪宝玉要在她们之间迷恋流连,无怪林妹妹要为之劳心伤神,流尽毕身的眼
泪而去,留给宝玉一生的遗憾和思恋,以致他无力善待宝姐姐始终。

            (二)索引、考证与欧几里德

  总以为,那些试图考证黛玉几岁进贾府,或是分析贾政是不是曹雪芹他爹的红
学家是在枉费神力。就好象运用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去度量中国古代某幅著名山水
画,结果永远让人迷惑不已:尽管近处的小亭里打磕睡的书生同湖里垂钓的渔夫以
及湖对面山上骑着毛驴的赶路人的尺寸都一样大小,那幅画仍旧是一幅好画。

  因为这些逸品的作者注重的是写意,他们的思路非常的行云流水,凡事点到为
止,不为任何细节所累。(故此喜爱唐诗多于近代小词。前者普遍体现了中国古典
美学的那种空灵飘逸,而不象后者那麽注重细节,象足婆婆妈妈的工笔画。)

  但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仍可以将《红楼梦》同欧氏几何对照来看。红楼刻画
了东方女性世界一些普遍公理性人物,放之四海而皆准,几百年来,人们不断从自
己身边发现钗黛湘凤等人的影子,曹氏因此留芳百世。

  又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如此风行,也正因为他描绘了男性世界一些公理性人物
。但较曹氏,他的段术就低了一些--为着同样的目的,第一,他不得不写上好几
十本,用十几个雷同的故事来阐述,第二,他不得不抽象化、脸谱化、形式化以帮
助读者分辨这些带普遍意义的人物。

  当然,二十世纪末怎么还找得到象曹氏那样有慧根的贵族没落子弟呢?况且,
那个时代的他必须用极其含蓄的笔触去讲他所想讲的故事,也正因为这种似是而非
,才给读者留下想象、诠释的空间,才使《红楼梦》魅力无穷。

~~~~~~~~~~~~~~~~~~~~~~~~~~~~~~~~~~

【诗苑露滴】
      中 秋
   ·梁嘉锐 (美国)·

  一年容易又中秋,
  功课繁重似丰收。
  佳节难在家里留,
  宁愿过后书房守。

~~~~~~~~~~~~~~~~~~~~~~~~~~~~~~~~~~

      诗人言秋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廖,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吴文 汇集,输入)
~~~~~~~~~~~~~~~~~~~~~~~~~~~~~~~~~~
          无形的手
         ·方舟子·

那一双双无形的手       使我不能不为之颤栗
从墙脚顽强地长出       伸出手与之相握
相握成网           反反复复抚摸这些天堂的入口
层层迭迭如密集的枝叶     仿佛已尝遍了
阳光被过滤          天路历程的滋味
成点点永不消逝的露珠
在指尖上滚动         面对这一双双无形的手
滴落在我生命中        不会再有置身黑暗的恐惧
最枯燥的那一部分       不会再有自我慰籍的叹息
               那些密密麻麻的冰凉的触C
透过这一双双无形的手     那一道一道冷冷的光
看见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固执地穿过百叶窗
那一小块一小块晴朗的天    展示一种永远新鲜的诱惑
那种感人的形状
那种眩目的色调            1992.11.


         过时的童话
         ·方舟子·

把一个过时的童话    因此我只能梦想终点的辉煌
再次悄悄收起      并为之如痴似醉
我知道         在莫测的前方
我又该重新上路了    也许真会有照明的磷火跃动

你遥远的注视      或者我只是一个路标
是一个暗淡的灯K    为迟来的黑马王子指路
隐约指示我       或者我将成为一块化石
人迹堙灭的归途     千年之后骄傲地向你呈献
                 1992.11.15

~~~~~~~~~~~~~~~~~~~~~~~~~~~~~~~~~~

【电影评论】
              关于同性恋题材的爱情故事电影
                  ·似以·

  最近获奖的几部电影似乎都与同性恋有关,尤其《霸王别姬》与《蝴蝶君》,
因都涉及中国人,已有爱国的卫道士着急是不是要采取行动纠正形象。撇开政治因
素不谈,光从艺术角度而言,我个人更主张把这类电影看成是导演和演员试图选用
一种困难的题材去展示爱情。

  在九十年代的西方电影世界中,男女之爱已显得过于陈腐和平凡。如果把七十
年代初期获奥斯卡奖的《爱情故事》搬上今天的电影荧幕,恐怕不少所谓后摩登时
代的人要嘲笑此片的矫情。

  但是不同凡响、荡气回肠的爱情仍是千古不变世人最倾心的话题。于是那些喜
欢标新立异的导演们便把注意力放到正在逐步为世人接受的同性恋情上。这些电影
都试图用泛化的目光去解释爱情。它们试图告诉观众,爱情是一种可以超越一切物
理形式的情感,是一种可以通过幻觉去实现的情愫。

  从技术上讲,无论对于导演还是演员,这类题材都极富挑战。因为稍不留神,
影片就会落入色情、下流和罪恶。他们必须运用颇高的技巧超越性别去剖析爱情的
本质,展示爱情的酸甜苦辣。尤其同性恋情因其不正常而带很重的悲剧色彩,更使
故事起伏跌宕。从这个角度讲,陈凯歌比科龙贝格高明。西方导演动辙就要演员赤
搏上阵,使观众很难体会那种被升华了的情感.而陈凯歌则将主人公安置在一种特
定的时空中,通过对这个时空的巧妙驾驭,不着痕际地展示蝶衣那份无望的爱的始
终.那份跨越中国半个世纪的苦恋以及失落与瑞德之于思嘉的无望之爱在南北战争
时代中的曲折有异曲同工之处。

  英国男演员大都擅常这类刻划内心世界的演出,JEREMY IRON尤为
其中高手.看他的表演,不由不让人惊叹世界上居然有那么一双眼睛,可将七情六
欲尽现其中.《蜘蛛女之吻》的男主角在影片的结尾也有精彩表演.短短十几秒内
,急切的眼神就把那个可怜人对这个世界的全部困惑、留恋和对虚无爱情的献身决
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

【杂谈笔记】
                 奥运会落选后的?

                  ·酸 甜·

  奥运会落选了,北京以两票之差将2000奥运会主办权让给悉尼。中国孩子
们脸上的泪珠洒在洛桑。消息一传来,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的反应可说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海港》的唱词?)。

  反应是五花八门的。有摔碗打锅骂娘的(这骂娘的,骂的对象有不同,美国佬
—因为他们通过了一个声明,以人权记录为由反对中国申办,民运人士-因为他们
是美国人的传声筒,台湾政府-没投赞成票,中国夺标领队-形象不好,),有说
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有说不办也好的,有说不办
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把钱省下来花在教育上,有觉得无所谓的,也有高喊人权运动
大胜利的,等等。

  老实说,作为这次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支持者,落选了总有点不舒服,就象比赛
场上没得第一名一样,情绪不一样。但落选以后的一些现象,颇值得玩味。

  我对民主的理解是,尊重每个人对每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只要这种看法是建设
性的,不是空洞的,胡搅蛮缠式的。生活不是SCIENCE,没有1+1=2那
么直接了当。骂人泄气,固然痛快,但于事无补。壁如有人认为不办也好,可以省
钱搞教育。别人就要把他安上“坏分子”的帽子予以痛打。我们国家需要奥运,但
也要尊重别人的不同选择,特别是那些理性的不同选择。

  美国人的“世界警察”角色,当的很不光彩。“银河”事件大曝光,奥运会选
址又抛出以人权为理由而反对中国申办。美国政界中确有人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中
国的人权问题。以声明的形式反对某国办奥运会,大概也是开了先例。南韩“光州
事件”后办的奥运会,未见美国有什么反对行动。可见这里面有一个“意识形态”
这个幽灵在徊荡。萨马兰奇对美国的这一举动颇有微词。他说:“我…不能理解美
国为什么要反对一个与它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关系的国家办奥运。(大意)”美国此
举在各大超级公司面前也碰了软钉子。IBM,Kodark,HP等公司的发言
人都说:“(选址问题上)我们保持中立,尊重奥委会决定。”

  现在的问题是,难道落选是因为所谓的人权吗?先看看一些报道。据《洛杉矶
时报》报道,在最后一轮投票中,政府代表多投的中国而运动员代表多投的澳洲(
当然其可信度?)。一说美国国会的决议实质是一纸空文,对奥委会投票很难有什
么影响。北京与悉尼是45:43,而且前三轮一直是中国队领先,应该说这个分
是得的比较公平合理的。澳洲已是第三次夺标,北京则是刚刚开始。不能否认奥委
会中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公正的事,既然结果是这样,就
让我们先祝贺悉尼。

  再来看反对的人里的表现。反对的人中,有的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譬如中国
还负担不起这么一个包袱。有的则认为中国政府一些做法(上北京要开证明,非自
愿性捐款等)使人反感。实话说这些是有道理的。但说这次没中标是由于人权记录
,象有的团体那样所说的,“due to poor human right
 record…”,那么这中国是在前三轮一直领先而且在最后一轮中也几乎得
到了半数这一事实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中国的人权得到了一半人的赞成一半人的反对
?所以拿此事来往脸上帖金证明人权卫士在这件事上获胜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了?
有一部分人,很适合用这样的语句描述:“只要XYZ反对的我们(ABC)就支
持,只要XYZ拥护的ABC就反对。”这叫誓不两立。要说一个人坏,你可以尽
找他的缺点。

  中国政府对于落选的可能性唱的很低的调子是造成这次大冲击的一个原因。期
望越高,一旦实现不了,则跌得越重。试想第一次刚起步,又有那么多不和谐的音
调,何以如此乐观?见到的都是positive的话。有道是“高期望,坏准备
”。然而给人的感觉是良好。

  对于一心希望在华夏大地上举办奥运盛会的朋友们来说,机会有的是。200
4年又是一次。到那时愿我中华民族有足够的能力办一次举世盛会。戴太阳镜的人
,也请摘了眼镜客观地做些实事。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莫过于实惠。

~~~~~~~~~~~~~~~~~~~~~~~~~~~~~~~~~~

【93大选】
                 华人在加参政史
                  ·张 晴·

  华人在加历史已逾一百三十五年,可是回首前路,却充满血泪。十九世纪末华
人来加做苦工,筑铁路,生活苦不堪言;一八八五年至一九二三年,华人需要缴付
昂贵的人头税,备受歧视屈辱;一九二三年至四七年,联邦政府实施排华法,令无
数华人家庭骨肉分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人方逐渐抬头,第一位华人国会议员
郑天华更在五七年在温哥华胜出,可惜于六二年竟选连任失败,犹幸其后陆续有华
人参政,东西两岸都有华人步入政坛。刘光英于七0年当选为多市议员,余世积于
七三年当选为温哥华教育委员,李侨栋于七四成为国会议员,Peter Wing更成
为卑斯省Kamloops市市长。

  踏入八十年代,华人参政更见踊跃,如张金仪任过两年大多市市议员,八二年
余宏荣当选温市首位华裔市议员,王景元于一九八二年当选湿百利市长,八七年邹
至惠当选教育委员,赵善江成为麦锦市市议员。

  八七年的安省省选首次有四位华人参加:自由党的黄景培,保守党的林志超,
张金仪及彭以德,其中黄景培险胜获选,并成为华人历史上首位及唯一的内阁部长
,在任三年执掌能源部及公民部。

  到八八年,华人参政情况更为热烈,十一月十四日多伦多举行市选,有十一名
华人参加,堪称空前,其中有四人获选,邹至惠及赵善江连任,林志超及谭润棣当
选教育委员。而在温哥华,黄月娥于八八年当选温哥华市议员。

  八十年代华人社区升起了不少政坛新秀。唯一的遗憾,是八十年代没有选出华
人国会议员。

  九十年代,华人参政的步伐日益稳健,就大多市来说,目前大多市市政府有邹
至惠议员,多市教育局有谭润棣教育委员,士嘉堡教育局有林志超及丁肇龙两位教
育委员,不过我们仍然缺乏省级及联邦级的民选代表。有幸社区中有不少人愿作开
路先锋,要为华人在联邦政坛中打开出路。

  今次参加联邦大选的多市华人包括圣三一士巴丹拿区新民主党候选人吴温温,
角逐士嘉堡爱静阁区的保守党人伍思聪,角逐当河区的新民主党人卢耀祥及士嘉堡
红河谷区的保守党人伍子明。

  今时今日,华人在加国的经济体系中逐渐占有相当地位,亦能享用绝大多数的
福利权益。可是在政治架构内,华人声音仍然疲弱;唯愿这一次的选举,出现一位
甚至多位的华裔国会议员,作为我们社区的喉舌和桥粱。

(摘自《号角》,江嵩输入)

~~~~~~~~~~~~~~~~~~~~~~~~~~~~~~~~~~~

               闲聊加拿大大选
                ·方菲·

  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加拿大大选日。从九月起,各党已拉开决斗架式,互相抨
击,报纸、电视上竞选消息铺天盖地而来。九月二十几日,谈到“社会计划”时,
女总理金宝一句话说漏了咀,即遭各党群起而攻之,弄得金宝狼狈不堪。十月三日
和四日电视将推波助澜,实况转播用英、法双语进行的竞选辩论,竞选运动将进入
高潮。

  加拿大是君主立宪国,实行总理组阁的议会制。英国女王Elizabeth 二世
名义上是加拿大国家元首,却由总理推荐的总督代行其责职,凡总理上报总督请总
督审批之文件,总督无一不签字画押批准,故女王实际上作用几乎等于零。反之,
总理却成了加拿大的最重要的人物。

  议会由众参两院组成,是立法机构。参议院议员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席位
按地区分配。众议院议员由大选产生。总督根据大选结果,任命获席位最多的党的
首脑担任总理,或任命获第三党支持,在议会中拥有过半数支持的党的首脑担任。


  总理通常从本党众议员中选人组成内阁。内阁管理国家日常事务,并对众议院
负责。

  大选实际上是投票选举众院(House of Commons)。上次大选是在1988
年,这次选举相隔五年,属正常情况。特殊情况下,总理可以号召大选,或者当执
政党失去众院大多数人支持时可以随时举行大选。

  从1867年以来,基本上是保守党(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和自由党(Liberal Party )轮流执政。从民意测验来看,这次大选恐怕也
不例外。是否有戏剧性变化,也很难说。这两党各有三分之一的选民支持。次于它
们的是新民主党(NDP)、魁北克政团和改革党,这三家各有百分之十的选民支
持。至于共产党、马列党、绿党,得席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972——1988大选结果
          1972年  1974年  1979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保守党     107   95  136  103  211  1
69
  自由党     109  141  114  147   40   
83
  NDP      31   16   26   32   30   
43
  Social Credit   15   11    6    0    0 
   0
  其它党       2    1    0    0    0   
 0

  无论哪个党上台,加拿大在政治上和外交上跟着美国跑的传统是不会变的。但
不同的政党上台,对今后几年的国内政策是有影响的。民意测验表明,选民最关心
的问题:
  (1)就业……………………………………19.52%
  (2)政府债务………………………………15.94%
  (3)政府财政开支…………………………10.08%
  (4)移民政策……………………………… 9.69%
  (5)税收政策……………………………… 9.06%
  (6)福利…………………………………… 6.76%
  (7)托儿…………………………………… 5.48%
  (8)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5.36%
  (9)医疗…………………………………… 4.97%
  (10)环境…………………………………… 4.46%
  (11)其它……………………………………
首当其冲是就业、政府赤字和财政开支。

  加拿大目前失业率11.6%,虽然低于上次经济衰退时的峰值(12.8%
,1982年12月),但经济学家认为这次衰退的情况不同,经济可以得到增长
,失业率将维持“痛苦的高水平”。目前的大气候是全球性的经济变化。例如资源
出口价的下跌影响加拿大的出口收益;世界性关税壁垒的消除,使许多公司把厂和
资金转向低收入国家;技术进步和管理上的革新促使失业率增高,计算机代替了办
公室里的人,机械手机器人代替了生产线上的人。由于十年中遇上了两次衰退,许
多雇主不再愿意增人。各党都开出了治疗药方。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保守党和改
革党的方案,另一类是新民主党的方案。自由党的政策介于两者之间。

  保守党采用削减预算,削减社会计划开支的方法预算政府赤字。金宝声称政府
不能建立工作岗位,只能创造良好的建立工作岗位的环境,吸引投资,吸引办厂,
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就业问题。保守党认为现行的失业保险政策鼓励了懒惰,必须改
革。

  改革党认为建立工作岗位应当慢一点。

  新民主党的方案是花钱建立工作岗位,资金投向污水处理、交通运输等基建项
目,他们认为就业的多了,所得税会增加,失业金开支会减少。新民主党首脑Mcla
ughlin表示她若当选,将建立5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降低赤字;去掉“Free
 Trade”和“GST”;对年收入高于10万元的人征收较高的所得税。U
府将每年拨出额外的5亿元用于社会福利计划,以帮助贫穷人士。计划内容大致是
实行全国性托儿计划,提供60万个托儿名额;医疗服务免收使用费;撤消保守党
政府订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新条例;推行识字及教育;实施全国性合作建房计
划,每年提供一万个房屋单元的资金。新民主党支持移民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批
评金宝把移民部纳入公安部的行动,批评渥市削减多项移民安置的拨款,抨击保守
党政府药物专利法是让大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却使老百姓付更高的药费。

  自由党表示,如果上台,四年中将建立**个工作岗位,其中26万直接由U
府开支建立,其余在自由党政策指导下,由公司建立;三年内提供15万个托儿名
额;4年中,每年从120亿元军费开支中节省出16亿元,砍掉EH-101直
升飞机计划;承认土著自治,改善土著居住、教育、医疗条件及土地资源的继承权
。等等。

  随着竞选运动的进行,某些党的观点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金宝在九月二十
八日改口说,若当选,将不削社会计划。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政治家们的话是难以相信的,竞选时说的话,竞选后未
必兑现。例如华人“人头税”的事,已往竞选时个个说得好听,选完了,也就了了
。这次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联谊通讯》供稿)
~~~~~~~~~~~~~~~~~~~~~~~~~~~~~~~~~~

                  谁领风骚
                ·珞珈丁 编译·

  目前,加拿大的新一届政府竞选运动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主要的政党相继展开
电视宣传,为政党领导在下周的电视辩论中独占鳌头积蓄力量。那么,谁将会在下
月的角逐中取胜昵?加拿大广播公司(CBC )从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进行了
一次迄今为止最大的民意调查,回答人数超过三千人。其结果表明,自由党超出保
守党五个百分点,暂时处于领先。两个其它分别的调查也反映了类似的趋势。

  进步保守党领袖金·坎贝尔(Kim Campbell)在准备发表她的削减联邦开
支和过重社会保险计划之前,就已经遭到了打击。调查表明,金·坎贝尔正在奉行
错误的选举路线。不管她削减财政赤字的改革方案如何,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加拿大
人认为:增加就业比削减赤字更为重要。对保守党来说,更麻烦的是,百分之七十
以上的加拿大人根本不相信金·坎贝尔能完成她在五年内削减赤字的誓言。

  金·坎贝尔已经在努力平息她的有关社会程序的保守观点引起的争议。上周泄
露的保守党的秘密文件给她的竞选投下了阴影,她一直在回避媒体的提问并试图用
胸炎来掩盖。她最近在温哥华的演讲还竭力使她的政府有影子内阁的指责失去爆炸
性。金·坎贝尔打算披露她的计划的足够细节来缓和攻击,同时避免人们涉及有关
普通安全网程序的削减问题。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民意调查发现,金·坎贝尔仍然是加拿大最受欢迎的政党领
导人。但是,她的声望正在逐步下降,她仅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例如,信任度和理
解普通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稍稍领先于其他领导人。

  自由党党魁吉恩·克里廷(Jean  Chretien)被人们看成是过去的遗风。
民意表明,几乎半数以上的调查者认为:吉恩的主张不能反映今天的加拿大。仅有
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感觉吉恩的主张是足够现代的。

  吉恩同时还嘲笑保守党的电视宣传广告口号“现在是时间”是极为荒谬可笑的
。吉恩说:“是的,现在是时间了”,他告诉一群狂欢的自由党支持者,“现在是
改变的时候了。是得到真理的时候了,是把他们赶下台的时候了。”

  下面是CBC 的这次民意调查的结果:

            全国     魁北克    大西洋地区    安大略     
中部地区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党     36%      24%         50%          46%         37%       25%

------------------------------------------------------------------------
  保守党     31%      27%         35%          34%         22%       26%

------------------------------------------------------------------------
  改革党     13%      -           3%           12%         23%       29%

------------------------------------------------------------------------
  Bloc.Que   11%     45%          -            -            -         -
------------------------------------------------------------------------
  NDP        7%       3%          9%           6%          16%       14%
------------------------------------------------------------------------
  其他       2%       1%          3%           1%           2%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九月二十七日的《Globe and Mail》编译)

~~~~~~~~~~~~~~~~~~~~~~~~~~~~~~~~~

【学联声明】
               关于韩东方事件的声明

  加拿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全加学联)注意到中国公民韩东方在今年八月十
五日被中国警方无理从广州驱逐至香港。在没有公正的理由下,韩东方的护照被中
国当局宣布为无效并禁止他再入境以致他目前陷于无家可归的境地。

  韩东方是中国独立工会活动家。他曾因参与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而被捕
入狱。韩东方于去年前往美国治疗他在狱中感染的结核病。

  全加学联密切关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全加学联认为,强行驱逐韩东方的行动
严重违反了他的由中国宪法所赋予的基本人权。全加学联相信,韩东方对中国政府
的批评是导致这种政治迫害的根本原因。

  根据中国宪法以及中国政府公布的文件--“中国人权白皮书”,言论自由是
公民“合法的民主权利”,而且“每个公民有权对政府的机构和职能部门提出质询
和批评”。韩先生只是在行使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而绝对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严
厉的处罚。全加学联还要指出的是,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当事人也是从海
外返国的留学人员和知识分子,包括全加学联的成员。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使得许
多海外留学人员对“回国不分政治倾向”产生了怀疑。

  我们坚信,每一个中国公民回到他的祖国的权利是不可拒绝的、不可剥夺的、
无条件的。全加学联呼吁中国政府改变目前对韩东方事件的决定,以便让他立既安
全回国,并且保证此类事件将来不再发生。


                          全加学联人权委员会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日 加拿大渥太华


联系人:
瞿晓华 (全加学联发言人)电话:416-920-4095
孟和平 (全加学联人权委员会主席)电话:613-521-1735 Fax
:613-521-1735

(萧人译并输入)

~~~~~~~~~~~~~~~~~~~~~~~~~~~~~~~~~~

【群言堂】
              关于中外文献交流的一点杂想
                  ·萧 人·

  在国外读书几年,经常需要查找文献资料。毋需说,权威的学术刊物这里都能
找到。然而有时想了解一些国内同行们的工作,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有一次希望
能找到我国力学学会的《力学学报》,跑了许多图书馆也没见到,只在《工程文摘
》(Ei)上见到几年前的少许摘要(还没有最近的摘要)不知道为什么。

  这使我想起了在国内时。找国际文献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虽然时间上可能晚一
些)。这说明国内进口很多。然而在对外交流上,似乎差一大截。在这里偶而也能
见到一些国内的刊物,但多数都是赠阅性质的中文版,放在那里起不了作用。现在
欧美的权威性学术机构很重视俄国的刊物,有专门的力量翻译他们的杂志。要使得
西方的学者有机会接触中国刊物(事实上这里的教授们也很愿意了解中国同行的动
态。如我的导师一提平面系统的极限环必称南京大学的叶彦谦先生。他是通过叶先
生的一本英译著作知道的。然而那本书至今又过了许多年,其间叶和他的同事们又
作了许多进展)。笔者认为,要做好交流,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出版上作工作。要鼓励作者用英文写科学论文。这个要求是可行的,因
为多数科学工作者在用英文写论文上没有太多的困难。而且英文排版总比中文要容
易一些(可以由作者自己按照一定的程式化样本写,便于编者在计算机上修改)。
这也吻合国际上的惯例。这里的学术刊物,除了英美出版的以外,还有荷兰,德国
,法国等的一些。他们的刊物有少数是用的本国文字,而大部分是用英文的。

  二是要提高论文的质量。国家一级的学报,要聘请外国著名的同行来做编委。
既有助于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也有助于发行工作。

  三是改革现在的发行办法,做好广告推销。这里的学术杂志非常贵,一年四本
,有时高达几百美元。国内的杂志,相对就便宜得多,因此多订一份中国的专业杂
志在成本预算上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关键是教授们不知道该订什么。大家在这里
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会不断地收到一些订书单,这些订单少至一页,多至十几二十
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书名,摘要,书评,订书方式等等。或许有的人对这些
订单不感兴趣,看也不看就扔掉了,但多数人会流览一番,虽然不买,但会留下一
个印象。特别是新杂志,印象更为深刻。如果质量高,价钱便宜,他就会向图书馆
或系主任推荐。这些出版商都是跨国公司,在世界各主要城市都有办事处或子公司
。所以我们国内的一级刊物们是不是在这里设一个联合办事处,负责统筹北美的推
销事务(也可以用代理人的形式,听说北航的学报就在美国找了一个发行商,所以
在这里能读到北航学报)。北京有一个图书进出口公司,但那不是一个学术图书代
理商。北美有志于经商的学人,也可以在这里动动脑子。一句话,没有广告,别人
怎么知道你在卖什么。

  最后是进一步降低成本。例如稿费,提交已经格式好的文稿以减少编辑人数等
。

  向外面推销学术刊物,是一举两的的事,既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又有钱可赚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这里的图书馆架子上见到国家级刊物。

~~~~~~~~~~~~~~~~~~~~~~~~~~~~~~~~~~
   
【小资料】
              加拿大各大公司用于研究发展的支出
                   ·江嵩 (摘)·

   排列名次        公司名称                  1993年预算(百万
加元)
     
    1     Bell Canada                      1257(1992
年)
    2     AECL	                     292
    3     IBM Canada	                     230
    4     Pratt & Whitney Canada           196
    5     Ontario Hydro	             175
    6     Hydro-Quebec	             159
    7     CAE			             95
    8     Noranda		             70
    9     Newbridge Networks Corporation   65
   10     B.C. Telecom		     62.6
   11     Ericsson Communications          60
   12     Inco			     52.2
   13     Mitel Corporation		     39.1
   14     MacDonald Dettwiler Associates   33.2
   15     Du Pont Canada		     32

原载:《财政邮报》。

~~~~~~~~~~~~~~~~~~~~~~~~~~~~~~~~~~~~


       加拿大城市失业率统计数字
         ·夏秋(摘)·                  

  一九九三年六至八月加拿大主要城市的平均失业率如下:

    纽芬兰的St.John's     14.5%
    哈里法克斯            11.7%
    N.B.省的Saint John    11.5%
    魁北克市              11.1%
    蒙特利尔市            13.4%
    渥太华—赫尔地区       9.1%
    安省的Sudbury          9.5%
    多伦多市              11.5%
    汉弥尔顿              11.9%
    安省的伦敦             9.2%
    Windsor               12.4%
    温尼伯                11.4%
    里贾纳                 8.0%
    卡尔加里              11.2%
    爱民敦                11.6%
    温哥华                 9.4%

  资料来源:CP.原载:《The Ottawa Citizen》.

~~~~~~~~~~~~~~~~~~~~~~~~~~~~~~~~~~~~


【家庭菜谱】
                            简单易做的鸡和鸭 
                             ̄ ̄ ̄ ̄ ̄ ̄ ̄#
                          ·王丽莎 (美国)·

                             烤          鸭
                             ———————

  材料:超级市场卖的肥鸭一只,老抽,糖,盐,生菜(卷饼吃用)。

  做法:⑴将糖和盐按一定的比例倒入老抽作为涂料。先在鸭子外面里面均匀抹
上一层 
            盐,然后用涂料再抹一遍。
          ⑵将烤炉调至温度375华氏度(°F)。预热十分钟。
          ⑶放入鸭子烤一小时(不要加锡纸盖上)。注意在烤的过程中,每隔3
0~35
            分钟将鸭子拿出来抹一点涂料。这样能保证皮色金黄。
          ⑷将炉温调至350度再烤1.5小时。如果烤盘内烤出的鸭油太多,
一定要倒
            掉。否则鸭子容易变软没有咬劲。最后以皮色微焦带黄为好。
          ⑸吃时最妙的是卷饼抹酱(四川辣椒浆,豆瓣酱乃至酱豆腐)。特别是
卷上西洋
            生菜吃,香甜爽口。

                             

                             滑  嫩  鸡  片
                             ———————

  材料:新鲜鸡胸脯一磅(或者两块)。葱花,姜末,油,盐,大青毛豆(唐人
店有卖,
          不是豌豆),鸡蛋清一个,香菜少许。

  做法:(1)用刀背将鸡胸脯肉砸成肉茸(注意不要剁断鸡肉纤维)。因为这
里的鸡很
               嫩,所以用不了几下就成了。
          (2)将剁好的鸡肉茸放入碗内,加入葱花,姜末,盐,鸡蛋清,用筷
子沿一个
               方向使劲搅匀。搅到能用筷子挑起肉茸互相不沾连为佳。
          (3)炉上坐锅,倒入一磅菜油,烧热至用干筷子放入后有小气泡冒出
。
          (4)用调羹将肉茸一勺一勺地放入油锅内炸至九成熟,捞出时控油,
放在盘内
               备用。
          (5)将油倒出只剩底油,放入葱花姜末,爆出香味。倒入大青毛豆急
炒。撒入               少许盐,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些辣酱),最后放入炸
好的鸡茸片,再翻炒几
               下,滴上两滴麻油,撒上香菜,出锅。

  特点:鸡肉这样做很好吃,特别适合中午带饭。

~~~~~~~~~~~~~~~~~~~~~~~~~~~~~~~~~~~~


【地方新闻】
              渥太华联谊会中文学校筹备进展
                   ·潇 渝·

  在上届与本届联谊会的支持协助下,联谊会中文学校的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九月二十日早九点,潇渝(中文学校筹备组长)、韩红菊(联谊会分管中文学校
筹备事务的执委)及联谊会主席高立军同赴国会山庄,与中区议员会面,探讨中文
学校筹备及今后发展趋向,基金来源等实际问题。中区议员Mr.Mac Harb 对该
设想及工作情况很感兴趣,并加以肯定,同意尽他的最大努力向下届联邦政府争取
基金。

  潇渝现正同联邦政府多元文化部祖语教育部门、省议员、省移民发展署等各级
政府部门联系交涉,力求得到政府及教育局等多方面对大陆学生学者子女教育的特
殊情况与要求的了解、认同及部分经济上的支持。

  目前,渥市已有三家中文学校,但没有一家中文学校使用简化字与汉语拼音教
学法,这对于渴望学习简化字的华人子女特别是联谊会会员子女们在教学、材料、
辅导方面都不适合,这也是筹备组下一部的主要目标:争取让各级教育部门及几家
现有中文学校承认这种区别的存在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紧急性。

  从师资角度来看,联谊会不乏人才,很多有教学经验的大陆同学正在这三家中
文学校执教。从教学材料来源方面,已通过教育处的帮助同国家教委取得联系,将
从(部分已从)大陆运来,然后根据此地的实际需要情况做相应的更改变动,希望
能够搞出一系列适应海外华人及大陆同学的子女教育的教材。

  中文学校筹备委员会希望各位家长能积极投入并提出建议,以加快筹备工作进
展,尽快办起一所适应我们自己子女情况的学校。筹委会将及时知会各位家长,通
报与各方交涉进展情况。

(渥太华《联谊通讯》供稿)

~~~~~~~~~~~~~~~~~~~~~~~~~~~~~~~~~~

                  中部足球赛降落帷幕
                  ·刘增福 赵翔·

  全加学联中部事务委员会第二届足球赛最近在安省奎尔夫大学举行。本次比赛
得到了奎尔夫大学在场地设备上的支持,奎尔夫大学中国学生会提供了合作。全加
学联总部提供了资助。为此本届组委会表示感谢。

  来自滑铁泸,麦克玛斯特,多伦多,渥太华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以及奎尔夫的
五个队参加了比赛。每个队各战四个回合,每个回合50分钟。

  最后结果如下:

        冠军队: 渥太华联队。共得六分(二嬴二平)。该队去年是第
二名。
        第二名: 滑铁泸队(去年是冠军队),二嬴一平,得五分。
        第三名: 麦克玛斯特队,一赢二平一输,得四分。
        第四名: 多伦多队,二嬴二输,也得四分。
        第五名: 奎尔夫队,一平三输,得一分。

  比赛那天是一个非常适合踢足球的日子,微微的轻风和着适宜的温度(18°
C)。比赛持续的时间很长,但运动员和观众们都兴致勃勃.这不但是运动员之间
的一场比赛,更是新老朋友互相了解的机会。

  组委会感谢所有的参赛队员和观众.希望明年的比赛场上再次见面。

(江嵩输入)

~~~~~~~~~~~~~~~~~~~~~~~~~~~~~~~~~~

【联谊活动】
                 沙滩上的迎新聚会

             高建国(全加学联中部事务委员会)

  为欢迎新到达加拿大的中国学生学者,全加学联中部事务委员会于九月四日在
多伦多沃得滨沙滩举办了一次迎新聚会联欢。一共大约有八十人参加了联欢。他们
来自中部的五所大学,即多大,沃特庐,麦克玛斯特,奎尔夫及西安大略。全加学
联副主席庄岩也参加了这次联欢。同时我们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多伦多移民联合
会主席和多伦多·奎尔夫友联主席。

  那天是晴空万里,温度宜人。大家玩得非常尽兴。特别是那蓝蓝的湖水,细软
的沙滩,美味的烧烤,奇妙的沙滩排球与草地足球,激起了许多人的兴致。最受欢
迎的食品当推新疆烤羊肉串和烧烤苞米(均为奎尔夫联谊会提供)。这两样美味大
出风头,连姑娘和孩子们都是羊肉串吃了一串又一串苞米吃了一个又一个。至于沙
滩排球赛,那更是令人捧腹,原因是在沙滩上打排球与在正常的场地上完全不同。
首先是人在沙滩上无法跳跃得很高,最多也就能跳到一英尺高,再者是跳起来后与
事先估计的触球时间有一个“慢半拍”。比赛结果是麦克玛斯特队击败了奎尔夫队
,嬴得冠军。从场上观众的情绪来看,大家都很愿意这种比赛。也许全加学联应该
组织一次正式的沙滩排球赛。各地方联谊会也不妨组织这样的活动以丰富大家的业
余生活。

  联欢会吸引了许多中国学生学者在一起互相交换信息,享受户外活动。总的来
说是一次成功的聚会。但是时间上有些太早,因为许多新朋友刚下飞机不久,长途
旅行的疲劳加上时差反应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能量来尽兴地玩。因此有的人建议类
似的活动最好放在新学期的第二个周末。

  最后全加学联中部事务委员会祝愿每一位新来的中国学生学者在事业上取得成
功。我们将有另外的机会再相聚在一起,共同享受新的人生。

(萧人输入)

~~~~~~~~~~~~~~~~~~~~~~~~~~~~~~~~~~

【编者后记】
            征  文  启  示 · 诚  招
  编  辑

                ·詹凯君 李 跃·

  全加学联中文杂志《枫华园》是一份综合性的刊物。创刊十日,已在全世界征
得600 订户。目前包括两个版本:电子版(GB,HZ,BIG5,PS)和
印刷版。其中后者带有图案艺术设计。电子信件版暂定半月刊。

  既然是综合性的刊物,内容上就没有任何框框。国事家事高见牢骚,都在这里
有一席之地。每年这个季节,是各个地方联谊会的改选之时。对于地方联谊会的主
席们,我们欢迎在这里谈谈经验体会,教训牢骚,酸甜苦辣。大家漂流异邦,多数
人的最大愿望莫过于能完成学业找到一份工作。有一部分人已经实现这一理想,大
部分仍在为之奋斗。对于已经安居乐业的人,如果能在此谈谈体会,或许对于后来
者应有所启示。这只是列举两个例子。

  其它的象中国的经济及发展,家庭关系与下一代抚养,生活三菱镜,如何买R
RSP及分期付款买房买车及买股票投资等理财讲座,购物指南文娱天地幽默小品
散文诗歌科技展望等等,一概欢迎。总而言之,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工程技
术,烹饪,汽车,保险,……,一切读者感兴趣的文章都在发表之列。

  目前我们仍然需要业余编辑和业余专栏撰稿人,基本条件是⑴有兴趣,⑵有E
mail,⑶会用中文软件。

  业余编辑的主要任务包括:当责任编辑;校对;制做PS文件;植字;GB,
HZ和BIG5之间的转换;翻译;图形设计;解答读者的问题;照片扫瞄与处理
;辑写文章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都由一个人做,可以做其中一项或几项。作为专栏撰稿人,
可以定期不定期地撰写一些雅俗共赏的文字。

  对由编辑和专栏撰稿人的植字及部分编辑工作,本刊有酌量经济补贴。

  如果你对此事感兴趣:请与李跃联系,Email地址:

            li@sce.carleton.ca

~~~~~~~~~~~~~~~~~~~~~~~~~~~~~~~~~~

————————————————————————————————————

   本期责任编辑:张 吉、詹凯君、黄柳沙
     新闻编辑:张 吉
       校对:宋 强
    PS版制作:詹凯君
     英文目录:詹凯君
     读者服务:詹凯君
     网络维护:房英武,周浩生等
———————————————————————————————————
  《枫华园》总编:李 跃
      副总编:赵慧泉、张 吉、翁 丽
———————————————————————————————————
   稿件、问题、建议等请寄:fcssc-cm@md.physics.uoguelph.ca
———————————————————————————————————
   本刊 ftp地址:opas1.ccs.carleton.ca 
          它的IP号码是134.117.1.32
          文件目录:pub/fcssc/fhy/GB|HZ
|BIG5|PS
———————————————————————————————————
   订阅《枫华园》HZ电子版:寄电子信到LISTSERV@UCALGARY.CA
               电子信内容:SUBSCRIBE cssads-l your name
———————————————————————————————————
   订阅《枫华园》GB电子版:寄电子信到LISTSERV@CUNEWS.CARLETON.CA
               电子信内容:SUBSCRIBE  FHY-GB your 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