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FE’S WINDOWS                  ◇

  ◇                                                                  ◇

  ◇    加 拿 大 卡 尔 加 里 大 学 中 国 学 生 学 者 联 谊 会 主 办   ◇

  ◇                                                                  ◇

  ◇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日出版 第二期                 ◇

  ◇                                                                  ◇

  ◇                            (CK9306.GB)                           ◇

  ◇                                                                  ◇

  ◇◇◇◇◇◇◇◇◇◇◇◇◇◇◇◇◇◇◇◇◇◇◇◇◇◇◇◇◇◇◇◇◇◇◇



                              本 期 目 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编者的话】
【小草散记】							    
   小  草
		一、春思
		二、窗户、大门及其他
【留学生活】
		加国随笔:山林篇(2)			       	
       朱宁生
【专题报导】
		巨龙腾飞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首次参加24小时接力长跑侧记      孙
  吴
		Labatt 24 小时接力长跑小计			      
 项  阳
		“巨龙”队员谈长跑
【信息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编者的话】

    这次卡城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代表华界首次参加一年一度的 Labatt Lite 24 
小时接力长跑,为残疾人募捐,可算是一大善事。本期《窗口》特辟出两个版面(
见内页)报道这项活动。鉴于此调整,家政系列问答(三)--“普通人如何进行低
风险高效益的投资?”推至下期与读者见面。

    从本期开始,《窗口》正式接受广告设计业务。凡在本刊登载的广告,如不需
本刊设计,只收基本广告费(收费标准见第四版);如需设计,设计费仅为广告费
的二分之一,欢迎卡城商界的朋友广为利用。

    另外,在这次为残疾人募捐的 Labatt 24 小时长跑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各界朋
友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此我们向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
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由于电子版的限制,印刷版的许多图表无法插入其中。如订阅本刊印刷版,请
与本刊联系(地址见后)。

			     ~~~~~ ~~~~~ ~~~~~

【小草集】(编者注:下面两篇散文的作者皆为小草)

                                一、春 思
                                ^^^^^^^^^^
    春天并不都是风和日丽,绿意盎然;春天也不尽是和熙轻柔,融融暖人。

    在我的家乡--西北高原,春天是最让人尴尬的季节了。那春风带起的是无情的
黄沙;那春雨引来的是满地的泥水。年年,我们去植树。岁岁,我们绿化。然而,
那贫春的土壤永是一片荒芜。

    刚来加过的时候,正是金秋的十月,那绿绒绒的草坪,金黄色的枫叶给我留下
最深的印象。我曾无数次地躺在地毯般的草坪上遐思万千;我也曾长久地徜徉。在
海洋般的森林中流连忘返。那么久的新奇,那么多的感慨!如果这绿色的草坪铺洒
在我的故乡;如果这繁茂的大树根植在我的故土。可惜,那一片不毛之地!

    以後几年,年年花落,岁岁植荣。每当大地披上绿装。虽不再新奇,不再震憾
,却总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家乡即如此,如此是家乡。改革开放,带来一片繁
荣。从报纸上看祖国,红红火火,日新月异,亲友们来信总说到故乡的许多变化,
让人无限向往心怡。然而,却总也没有说到植树绿化——那个我们小学时就开始年
年去做的事。忍不住写信去问,许久没有回音。终于等到信来,没有提到上山种树
,却说:又到春风的季节了,每天都在刮风,黄沙扑面,骑自行车上下班都很困难
...

    面对着窗外怡人的绿色,看着那风尘扑扑的家信。我的眼角沁出泪来。我不知
该说什么,也不知能写些什么。同样的春天,同样的春风,何时春姑娘才能临幸我
的家乡,将那一片绿洒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

                           二、窗户、大门及其他
                           ^^^^^^^^^^^^^^^^^^^^^
    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我的眼睛早已近视,窗户已经不亮了,可惜!


    边疆是祖国的大门,几年前我从那个大门走出,进入了大洋彼岸的大门里,可
叹?

    前几年管有海外关系的称开了“南风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连麻雀也东
南飞的时候,对我们这些久居山沟的人来说,能走深圳就是开了“南风窗”。到后
来,我也出国了。亲友来信说:我们也开了“南风窗”,可哀!

    卡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开了一个《窗口》,可喜可贺!!希望透过这个《窗
口》,我们能看到现在和未来。
							-- 打字输入: 胡宝
红

				~~~~~ ~~~~~ ~~~~~
【留学生活】
			  加  国  随  笔: 山  林  篇(2)

				    -- 朱宁生

91.7.18  星期四  晴转雨,冰雹

回到野外一号植树营地已是第三天了。这几天气候和工作条件很恶劣。由于地处高
纬度,夏季晴天的时候,早晨四点多太阳就露面了,气温很快就可升至摄氏30多度
;到下午十点左右太阳下山后,气温随之逐渐降低。但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在一天
内,四季可不按顺序胡乱地突然出现,令人防不胜防,难以招架。譬如,今天上午
晴空万里,烈日当头,热气袭人,那温几乎可和我曾经历过的中东沙漠之酷热相比
,但午后层层乌云滚滚涌现,一瞬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骤下,我身穿两件
雨衣仍被淋成落汤鸡。没多久,在高山上冷风的劲吹下,暴雨变成冰雹和冰珠从天
而降,气温随即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大家都被冻得直打寒战。在这种情况下,每个
人还需身背肩扛500棵左右树苗、一把铁锹、四磅水及干粮等物,步行登山40多分钟
至布满石头的半山腰种树。在那里,往往一锹下去火星四溅,铁锹和石头相碰时虎
口震得发麻,一个小时只能种50至60棵树苗,10小时种500棵就算不错了。根据当时
的合同,每种一棵树苗单价仅有16分。因此,一天的毛收入约80元,扣除20元营房
伙食费及税金后,净收入只有50元左右。由于收入不理想,有七、八个人在夏季植
树的第一天就失望地辞工不干了。这些人一走,五月份从 Regina 来的30多人只剩
下三人:工头Darryl,Cindy和我,不免令人感叹。但我想,困难总是暂时的,坚持
到底就是胜利。

91.7.19  星期五  晴转阵雨

今天上午,我肩扛一箱树苗在登山的途中不慎被岩石绊倒,同时,露出地面的一截
断树根如同越南民兵在战争中制作的竹签,狠狠地扎进我三角肌前下方靠近锁骨和
胸大肌交接处,顿时鲜血直流。我疼痛难忍,但周围空无一人。幸亏我随身带了中
国的云南白药,赶紧内服外敷,并用手帕紧扎伤口,鲜血止住了。稍作休息,疼痛
略减,我继续登山来到预定地区并坚持工作了一天,种了400棵杉树苗。晚间 Darr
yl 问我为什么今天种得不多?我只答到:“石头太多种不快,我今天感到比较累。
”我不愿让别人知道我受伤了。我想,肌肉和皮肤伤了,但筋骨也许没伤,几天后
会好的。

		<> ----	<> ----	<> ----	<> ----	
<> ----	<> ----	<> 

【专题报导】
				   巨 龙 腾 飞
				   ^^^^^^^^^^^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首次参加24小时接力长跑侧记

				    -- 孙吴

    六月,加拿大卡尔加里最怡人的季节已拉开了序幕:草木繁茂,鲜花盛开,阳
光明媚。第八届为残疾儿童集资的 Labatt Lite 二十四小时接力长跑赛,便在这生
机勃勃的季节举行。6月19日上午奥林匹克公园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人们从全市各
地汇集到这里参加比赛。这项活动虽已经历了七个春秋,但对于我们中国学生、学
者来说,还是首次组队参加。我们虽然缺乏经验,遇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在
这一活动中仍然表现勇敢、顽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仅在万
花从中采撷几朵小花献给读者:

			    “巨龙”遇上了“杀手”

    十九日清晨,旭日东升,朝霞满天,在我们“巨龙”队的84号宿营地上,队员
们正兴高采烈地安营扎寨。同周围那些硕大豪华的帐篷及厨房、卧室齐备的活动房
屋比较,我们的几顶小帐篷相形见绌。然而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情绪,仍一面干活,
一面高声喊叫,当然是全讲汉语了。不料却招来了邻近的两个蓝眼睛的注意:“请
你们说英语!”他们善意地向我们吼叫起来,并且向我们走近。入乡随俗,队员们
赶紧用英语同他们打招呼。交谈中,他们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是第一次参加这项活
动,立刻变得十分兴奋。我告诉他们,我们的队名是“巨龙”,他们立即指着自己
的队服说他们是“Road killer”(杀手),也是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他们很愿意
为残疾儿童做点事,还开玩笑说,没准儿将来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残疾儿童”;
一名“巨龙”队员也不无幽默地答到:和你们这些“杀手”一起比赛,没准不等赛
完就都变成了“残疾儿童”。大家哄堂大笑。是的,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有
着不同的肤色,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残疾儿童献上一片爱心。我们相约在
赛场上见,“巨龙”要与“杀手”见个高低!

				  上阵父子兵

    中国有句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我们的“巨龙”队中,就有
一对父子,父亲是教育系的博士生朱宁生,儿子叫朱力,年方十岁。老朱跑完白天
的赛程后,晚上仍去打工,下了夜班后顾不上休息,就赶回赛场继续跑,共跑了12
公里;小朱也毫不示弱,竟跑了10公里。每次跑完一圈还不过瘾,高声尖叫:“再
来一圈!再来一圈!”真乃后生可畏。

				   巾帼英雄

    在我们这支接力队中,也有不少女将在赛场上洒下了自己的汗水。最出色的要
数机械系的女硕士陈禾丽,她从19日上午就奔跑在赛场,并且在最疲劳、最难熬的
后半夜坚持跑步,总里程不让须眉!化学系的姜美春步态轻盈、服装秀美,一路上
赢得了不少观众的掌声;郭惠兰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女队员,她的勇敢和热情给其
他队员以很大的鼓舞。从 London,Ontario 来卡城短期工作的中国学生吴家康也参
加了我们的队伍,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群星璀灿

    “巨龙”虽然不是跑的最多的队,也不是捐款最多的队,但可以说是参赛人数
最多的队。在这连续不断的 24 小时内,我们“巨龙”队共有37人参加了长跑,真
可谓群星璀灿。跑第一棒的是地质系的陈太文;跑的最多的是此项活动的发起人和
组织者之一初大庆;化学系的张钧为了准时参加比赛,提前结束了其美国之行,赶
回来带病参赛。初大庆、孙成宪、项阳、胡大为、应昌胜、王福麟、陈禾丽等都是
从始至终坚持在赛场。我们的队伍中还有天马旅行社的童氏三兄弟、跑过长城的 D
avid Adie 先生以及五对夫妻同赴赛场。至于来为队员们加油鼓劲的中国学生、学
者便无法准确地统计了。

    在每个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众多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下,“巨龙”腾飞了!我
们战胜了重重困难,为首次参加 Labbat Lite 24 小时接力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
号。

		<> ----	<> ----	<> ----	<> ----	
<> ----	<> ----	<> 

Labatt 24 小时接力长跑小计
^^^^^^^^^^^^^^^^^^^^^^^^^^

			序号		队员		公里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初大庆		22
			2		孙成宪		21
			3		David Adie	21
			4		胡大卫		17
			5		应昌胜		17
			6		项阳		12
			7		朱宁生		12
			8		朱力		10
			9		王福麟		10
			10		陈禾丽		9
			11		黎海浩		8
			12		张钧		8
			13		房英武		8
			14		陈太文		6
			15		刘杰		6
			16		李作发		6
			17		李小平		6
			18		吴小麓		6
			19		张齐跃		6
			20		郭惠兰		6
			21		梁峰		4
			22		吴家康		4
			23		刘子文		4
			24		范宁		4
			25		蒋琪		2
			26		张志明		2
			27		吴昕昕		2
			28		刘艳		2
			29		殷养奇		2
			30		陈永华		2
			31		姜美春		2
			32		吴佳音		2
			33		李海波		2
			34		吴雪莹		2
			35		童永信		2
			36		童永诚		2
			37		童永康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里程:259 km        (队长项阳提供)

		<> ----	<> ----	<> ----	<> ----	
<> ----	<> ----	<> 

				“巨龙”队员谈长跑
				^^^^^^^^^^^^^^^^^^^
★ 刘  艳(电话采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幕式那场面盛大的热身操。当时许
多平时不大跳舞的人在领操员的口令下,和着强大的迪斯科音乐,随大家一起手舞
足蹈起来。我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小范围动动,后来也全方位的大抡大摆。还别说
,效果不错,全身还真活动开了。令我感慨最深的是这种集募捐与娱乐为一体的活
动,非常让人容易投入。富有的人,多捐钱(编者注:这次个人一次捐款数额最大
的支票为一万七千元);不那么富的人,靠自己的体力,多跑几圈,也是贡献。而
且大家都觉得很开心,根本没有国内捐款的那种强迫感,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
力出力。

★ 胡大为:紧张的比赛,艰难的长跑,休息时轻松愉快的闲谈、弈棋,夜半三更
遍布于山麓上星星点点的接力棒,都已成为过去。但我至今难忘的却是开幕式上讲
话的那位残疾儿童。当时大家刚刚跳完热身操,都处于极其兴奋状态,当坐在轮椅
上的那位小女孩用她那结结巴巴而又激动的声音对我们开始讲话时,全场顿时寂静
下来,大家都看着她,场面一下子转为一片肃穆。那一瞬间,我感到一股空前的悲
壮。虽然我听不清她那因残疾而不成连贯的句子,但我对残疾人的不兴深表同情,
更为加拿大人为帮助残疾人所作出的努力和对残疾人的尊重感到由衷地敬佩。

★ 陈太文(电话采访):这次接力跑,很荣幸争取到跑第一棒的重任,可有点辜
负了大家的期望,只跑了第五名。记得当时起跑处人山人海,一位身着宫廷官服装
的男子,操着古腔古调,声音洪亮地宣布:“一九九三年为 EAST SEALS 集资的 L
ABATT 24 小时接力赛马上开始!十、九、八...三、二、一!”倒数时近万人齐声
附和。在大家的众声欢呼中,我已忘记了队长“悠着点儿”的嘱咐,一下子使足全
力冲了出去,结果跑到最后一段已筋疲力竭了。

★ 蒋  琪(电话采访):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我们巨龙队是这次大型活动中唯一的
华人队伍。这对华人社会、当地加拿大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我们自己也
受益非浅。那一天我十分兴奋和高兴,虽然后来没有抹防晒霜的地方掉了一层皮。


★ 项  阳(队长):当年尧茂书飘流长江引起了争论,我们这次如果没有为残疾
儿童募捐作前题,不少人便会说我们是一帮白痴!我当时真希望每位会员都能在场
,特别是那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那种征服自己的勇气,在那六十秒之间都化作了
笑容、歌声与成功的泪花。这次的24小时接力在后半夜是最艰难的。大庆和我两人
交替匆匆夜行时,没有别的话,只是一句“累了吗?”,虽然是一句客套话,当时
听着也真受用。

★ 孙成宪:终生难忘的 24 小时

★ 张  钧:这次的接力跑道,有一段是双向并行的,两道之间没有任何拦阻物,
只是隔十几米两道间立一个印有奔跑中的小熊(本次活动的吉祥物)的牌子。另外
,本区段上除了远远的一头有两人(全是自愿人员)给跑过的人喷水降温和递饮水
外,没有任何监跑员。很明显,取巧是很容易的,脚步一歪,身子一转,你就可一
下子少跑好几百米。这种投机对于那个位于视野之外、只根据队号数圈数的记程员
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然而,整个赛程没有一人取这个巧,无论他们是在跑还
是在走,即使到了那个真正可以回头的牌子那,人们仍是规规矩矩地绕那么个一下
,无论是跑过还是走过。这帮人难倒又再犯傻吗?

★ 应昌胜:信不信由你,24小时 Relay 其实是一次效果极佳的 24 小时 Rrelax
。它使你松驰学习的压力,忘却俗世的烦恼,改变单调的周末,使你融入社会。你
可以体会到这个充满竞争社会的另一个侧面:真诚的互助、无私的爱、热烈的情绪
和不懈的搏击。明年见, Buddy!

★ 吴家康:每每和自己的同胞聊起来,感触最深的即是我们生活得不轻松,不自
在。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主观造成的:我们以各种理由回避我们周围的社会--
所谓“外国人”的世界。庆幸的是,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改变我们的偏见
,努力来扭转这种现状。这次我们中国人组成的“巨龙”队在卡城的奥林匹克公园
首次亮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作为从London,Ontario来的我,能够有幸参加这
次盛会,感到很兴奋。二十四小时的接力赛早已结束了,但我们中国人融入加拿大
社会的长跑才刚刚开始。希望这里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来参加这个长跑。我们选择
了枫叶之国,在这里建立起我们的家园,就应当自自在在、轻轻松松地生活。我们
既然来了,就是主人!

★ 初大庆:“巨龙”队的出色表演,大大出乎我们队员的意料。我觉得,我们的
成功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 Labatt 24 小时接力极具新鲜感,所有队员为当时
的场面所感染,这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第二,我们队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
集体,孙成宪和房英武在建队初期为筹款、报名四处奔走;队长项阳为筹集人马,
做了许多极有号召力、有条有理、干净利落的组织工作;24小时接力期间,项阳和
蒋琪为大家做了大量琐碎的组织安排工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发
现在我们联谊会中有一大批富有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会员,他们的贡献使我们看到了
集体的力量、中国人的希望。大家可能感觉到这次24小时接力跑产生了不小的“余
震”。

				~~~~~ ~~~~~ ~~~~~
【信息窗口】

★ 联谊会计划于七月十七、十八两日在卡城举行大型夏季联欢综合游艺活动。十
七日下午: BBQ;晚上:卡拉OK及舞会。十八日白天:各种球类(足、拍、羽、乒乓
等)比赛;晚上: 棋牌比赛。卡拉OK点曲请尽早报上来,以便准备好曲目。卡拉OK
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家庭、重唱、独唱等。联系人:刘杰(220-7368)、范宁(22
0-7076/289-9089,E-mail:nfan@acs.ucalgary.ca)。

★ 第一届羽毛球赛于五月二十一开始,二十六日结束,共有二十多人参加。比赛
争夺异常激烈,最后单打冠军由陈同文夺得,范晓华获亚军,潘学锋、孙成宪并列
第三,张益民、黄晓伦、陈深和佘彬彬并列第五。陈同文和李小平、范晓华和殷昌
盛并列双打第一。获得双打第三、四名的分别是潘学锋和佘彬彬,黄晓伦和孙成宪
。

★ 第二届乒乓球赛计划于八月初举行,本届比赛将设团体、单打和双打三项。预
计参赛者众多,比赛会十分激烈。从现在起陆续安排一些练习。参赛者请与孙成宪
(220-4145/284-9159)、蒋琪(220-6952/284-5463)或刘志刚(220-5918)联系
。
								-- 孙成宪
供稿
			     ~~~~~ ~~~~~ ~~~~~
			  华裔中学生陈家俊的殊荣

    Lester B. Pearson 中学的华裔应界毕业生陈家俊在全省数学统考中获100分。
同时,他还被评为本年度市级优秀生。陈家俊全家来自广州,其父母十分注重对孩
子的教育。几年来陈家俊曾多次获得学校的各种奖励。Calgary Herald 六月五日对
此作了专题报道。

———————————————————————————————————
   主          编:         翁  丽       <chuang@acs.ucalgary.ca>
  本期  责任编辑:       张  钧      <jazhang@acs.ucalgary.ca>
    美 编(印 刷 版):        刘大为
    本  期  校  对:         吴昕昕       <csun@acs.ucalgary.ca>
    印 刷 版 制 作:         张  钧
    电 子 版 制 作:         王福麟       <flwang@acs.ucalgary.ca>
    广告制作(印刷版):       初大庆       <chuang@acs.ucalgary.ca>
———————————————————————————————————
     订阅《窗口》印刷版,请与本编辑部联系。本刊每年订费$20.00元。
     订阅电子版,请与王福麟先生联系。
———————————————————————————————————
《窗口》编辑部  联系电话:  (403) 289-5601(翁丽)
                地    址:  2439 26 Ave. NW,Calgary,AB,Canada T2M 2H1

                E-mail:  <jazhang@acs.ucalgary.ca>
———————————————————————————————————
     		本刊欢迎各种风格的文章,投稿请与本编辑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