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 期 要 目

        ** 家庭财政 **
                
                。  买车的数学  ----------------  张  钧
 
                。  利滚利 “72” 规则  -----------  剑  飞
 
        ** 加国随笔 ** 
                。  山林篇  (4)  --------------   朱宁生

        ** 电脑网络知识 **
                。  怎样识别和使用电脑网络中的种种信息 -----  剑  飞

        ** 生活札记 **
                。  FLYER’S  -  广告  ---------    文  
丰

^^^^^^^^^^^^^^^^^^^^^^^^^^^^^^^^^^^^^^^^^^^^^^^^^^^^^^^^^^^^^^^^^^^^^^^^
^^^^^^^

                                    编者的话

    《窗口》越来越受到广大的读者的喜爱,这很令我们编辑部感到欣慰。为了每
个会员和喜爱《窗口》的读者能及时拿到刊物(印刷版和电子版),联谊会决定从
本期开始设立完善的发行网络,由总发行人全权负责本刊的发行。每期刊物出版后
,各发行点负责人将及时把本刊(印刷版)分发给各组,然后由组长送到每位会员
的信箱。对于已毕业离开大学的会员,您既可订阅本刊电子版也可以委托在校的朋
友代领,并把您的姓名和在校代领人报给其所在组的负责人。任何会员若没有拿到
本刊印刷版,可与相关的发行人或所属各组负责人联系。另外,读者还可在“中华
文化中心”一楼大厅和“新亚洲”商场内拿到本刊。本刊的发行人如下:

                    总  发  行:  朱宁生 (289-0965/220-3187); 
                    校内  发行:孙  毅 (284-0998/220-4142);
                    校外  发行:房英武 (230-0839/220-5059)。
                    电子版发行:王福麟 (flwang@acs.ucalgary.ca)

    《窗口》打算围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求职、购物、烹调、缝纫、美容
健身、汽车维修和子女教育等,开辟一个“大家谈”栏目,邀请热心的读者参加我
们的讨论,彼此交流,取长补短。欢迎大家投稿或电话联系。专栏主持人:吴昕昕
,电话:284-9159。


【家庭财政】            
                        购买新汽车应采取何种付款方式
                                    张 钧

    《窗口》第二期曾刊登过一篇晓晴编译的“用钱的几大错误”的文章,其中将
“购买新车”列为八大错误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新汽车在头两、三年的贬值率最高
,可达30%-50%。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次要拿出上万元还是有些困难。尽管这
样,开新车对很多人还是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采用分期付
款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也有一些人倾向于一次付清车款,尤其是对两万元以下的
中低档车。

    显而易见,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必然意味着总付款额高于车款,因为分期付款
实际上就是一种借贷。比如:标价为$15,000的车,如果贷款利率为10%,那么,仅
四年的利息就可达$8,000左右。但近几年国家银行逐渐下调利率和汽车制造商之间
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得某些厂家提供的购车贷款(Financing)的利率一降再降。比
如,日本 Nissan 系列的车,其贷款利率仅为5.8%。这样的低利率使人们对购买新
车变得更加跃跃欲试。本文通过数学计算的途径比较了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的优
缺点。

    小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计划购买一辆 Nissan 系列中 $15,000 上下的新车
。付款方式有两种:一是一次把车款付清;另一种是分期付款。由于他平时对投资
感兴趣,他想到分期付款的一个可能的好处是:由于不必一次交给车行$15,000,每
月除去付几百块钱的贷款外,剩余的钱可用于投资,比如购买 Mutual Funds -- 他
知道自己在近两年内所购买的 Mutual Funds 已给他带来高于 15% 的收益(年平均
增长率)。他想,如果投资在将来的几年内一直保持这个势头,这$15,000所带来的
增殖很可能全部抵消掉多付的车款。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将他的思路先一步一步
地列了出来(见下表),其中:G 为车价;D 为预付款 P 为贷款总额;f 为贷款的
年利率(月利率为 f/12);Y 还清贷款的期限(单位为年);M 为在年内还清贷款
每月所必须支付的金额;i 为投资平均的年收益(月收益为 i/12);V(等于 G 减
 M)为第一个月初可用于投资的金额。如果假设贷款利息在每一年合入贷款滚利息
,那么,分期付款的第一年内将要出现的情况是:

第 N 月       当月底所余贷款          当月底贷款利息       当月底投资增值

^^^^^^^       ^^^^^^^^^^^^^^          ^^^^^^^^^^^^^^       ^^^^^^^^^^^^^
^
   1              P - M                   P×f÷12            V×i÷12
   2              P - 2M             (P - M)×f÷12     (V - M)×i÷
12
   3              P - 3M             (p - 2M)×f÷12    (V - 2M)×i÷
12
   .                .                         .                     .
   .                .                         .                     .
   .                .                         .                     .
  12    (P - 12M)+(全年利息总和) (P - 11M)×f÷12   (V - 11M)×i
÷12

第二年直至第 Y 年以此类推,只是 P' = (P - 12M)+ (当年利息总和)。需要
说明的是,上表中第二、第三栏为 12×Y 项,而第四栏由于 V (等于 G 减 M)小
于 G,其项数 H 要小于 12×Y。另外,我们假定投资在每月的月初投入,月末取出
。

    根据这个思路,小季用MS-DOS的QBASIC写了一个小程序,先解出了H和h,然后
算出了分期付款的总金额:
                A = 12×Y×M                                    (1)
及投资的总增值
                B = [h×V-M×h×(h-1)/2]×i/12                (2)
这样用分期付款购买新车的净支出为:
                C = (D - A)- B                                (3)
小季根据他自己的情况代入下列数据:
                G = $15,000;D = $3,000;f = 0.06 (6%);Y=4 年
他发现只要 i(投资年收益)大于 0.15(15%),每月付 $310 的贷款,一直付四
年,他当初的猜想就成立,即分期付款的净支出等于车款(相当于一次付出的金额
)。

    很明显这个例子中,不同的情况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如果贷款的利率 f
 高于 6%,上面的结论则不成立,除非投资的效益更高,预付款更多。但有趣的是
在 f,i,D 这三个变量中,只有f对结果的影响最大,而i和D的影响很小。例如,
在投资回收率在15%的情况下,交不交预付款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这是应为不交预付
款,$15,000将在第一个月全部用于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增值。

    这个例子说明,在贷款利率低的情况下,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新车,为我
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即把节余下来的钱(基数很大)用于投资,从而用投资的
增值来抵消和减少贷款利息。另外,在前面的例子中,为了保证与一次付款对比的
公平性,假设每月的付款从投资额中逐月提出直至全部提完。如果这$15,000从一开
始投资后放四年不动,付贷款的钱从另外的渠道获得,比如从工资中逐月扣除,那
么这个基数一直保持在$15,000的投资会带来更大的效益。例如,在扣除分期付款的
总金额(无预付款)后,按此方式购买新车要比一次付清车款节省近万元(有兴趣
者可自行验证后通过 E-mail 索取本人编制的 BASIC 小程序)。


【钱的数学】
                              利滚利的“72”规则 
                                     剑飞

    无论是贷款还是投资,本金的增长都可归纳为一个简单易记的“72”规则:用
72除以贷款利率或投资年增长率(百分点),其结果即为本金翻番(加倍)所需的
时间。例如,若利率为 1%,72÷1(%)= 72,则翻番需72年,同理∶
                   72÷3(%)= 24年
                   72÷6(%)= 12年
                   72÷9(%)= 8年
                   72÷12(%)= 6年
                   72÷15(%)= 4年零10个月


                             加国随笔:山林篇 (4)
                                    朱宁生

1991.7.27 星期六  阴雨转晴

    今天是我独自在深山丛林中的第三天。下午 6:00 后,去 P.G.城休假的植树
伙伴们回来了。我顺利地完成了看守营地的任务。可是昨天傍晚和今晨发生的俩件
事情却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而且是那样的令人难忘,令人惆怅。
 
    昨天一天都闷热,傍晚,我跳进山谷附近的一个小湖,光着身子痛痛快快地在
水里遨游了几个来回,潜泳、蛙泳、自由泳、仰泳、海豚泳全都施展了一番,惊飞
了水面上的几只野鸭,但是引来了一群小毛鱼在我的大腿旁转来游去,似乎想找饵
吃,弄得我挺痒,怪难受的,我赶紧赤条条地爬上岸,准备用毛巾擦干身子穿衣服
。 此时此地周围渺无人烟,可是有一只挺大个的黑老鸦,不知是公还是母,站在不
远的松树上冲着我张开嘴“呱呱瓜”地怪叫两声,还瞪着一双贼亮的眼睛死瞅着我
健壮的胴体。我有点火了,拣起一块石头向它扔去,并且狠狠地用英语骂道,“Go
 away, Son of bitch!”(现在回想起当时脱口用英语骂它可能有俩点好处:1、
加拿大的乌鸦肯定不懂汉语,特别是 Mandarin 普通话;2、我觉得用英语骂人或骂
动物比用汉语来得顺口并文明一些。)那老黑鸦扑打着翅膀飞走了,可是它却胆敢
一边飞一边回头又看我一眼,那眼神仿佛还含有一丝怨恨和嘲弄。

    穿好衣服,夜幕已完全降临。我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拿着壮胆防身用的匕手
(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的主角蓝博使用的那一种)在营地周寻视一圈,一切正
常。感到肚子饿了赶紧钻进帐棚,脱掉外衣,盖好毛毯,一边吃干粮一边在烛光下
看了一会儿书,没多久感到疲倦了,吹灭蜡烛,很快进入梦乡。夜间,不知什么时
间开始下雨了,我被落在帐棚上的越来越大的雨点声唤醒了。很快,我感到雨水竟
然从防湿帐棚顶上渗透下来,一滴溜地溅落在毛毯和睡袋上。 我赶紧起身,裹着睡
袋,冒着雨跑进附近备用的急救车里。平时,一般人不许进入急救车,里面除掉急
救用的卫生医疗药品和器械外,还有一张供重伤病员躺的小床。另外,供驱赶大野
兽和求救用的猎枪,信号枪和弹药也都存放在这里。当时,反正周围没人,夜深雨
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关上车门,爬上急救床,钻进睡袋,听着雨点打在车顶上的
声音,仿佛又置身于童年时曾迷恋过的江南水乡,和那在秋雨中漂浮的小木船,竟
然还回想起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词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那一会儿虽
然不是李清照所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也不象辛弃疾叹曰:“屋
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但我躺在多日没有睡过的床上,而且是这样一张
床,我感到一种陶醉和自慰,不一会儿 我甜甜地睡着了。

    清晨,一缕阳光从急救车的窗口射了进来,照在我的脸上。醒了,可我一时还
不明白自己怎么躺在这里?正纳闷着,听见外面有动静,我爬下床到窗前一看,天
哪!一只大黑熊正在我的帐棚上用前爪扒拉着,没几下就把帐棚拉翻了。我愣了一
下,全醒了。仗着在车里,还有一杆枪,我不仅没有害怕,还冒出来一股勇敢的火
气,心里说:“真晦气!昨夜里老鸦冲我叫,这会儿老黑熊又扰了我的美梦冲了我
的窝,这不是鸟兽串通一气欺负咱们中国人吗?今天我非毙了你,吃熊肉,改善伙
食不可。”我一边心里发着狠,一边轻手轻脚地取过猎枪,上了子弹,轻快地把枪
口架在窗沿上,推开玻璃,从背后瞄准了只有十几米远,正在我的帐棚堆上忙碌的
黑熊,准备等它一转身就朝它长着白毛的胸口要害处开枪。 可是大黑熊没有转身,
却侧身坐在帐棚上把我的食品袋扒了出来,里面有面条,快餐面和几个桔子,苹果
。 这时候我转移枪口对准熊脑袋,心想:“你吃了我的,可我就没有吃的了。还是
我先要了你的命吧。”正准备扣动扳机,只听见那熊发出一种低沉的吼声,那声音
仿佛是呼唤,还夹杂着一种压抑的喜悦,我抬眼一看,随着吼声从旁边的灌木林中
跑出来一只小熊,颜色没有那么黑,甚至有点象棕色。 可它是那么的瘦小纤弱,跑
起步来东摇西晃,一阵风就能吹倒它似的。 我准备射击的食指不知不觉地松开了扳
机,眼看着小熊跑到大熊身边,那亲呢依偎着的样子,就象人类的孩子眷恋着母亲
。小熊开始津津有味地啃食着我的苹果,桔子和面包。可是大熊什么也没有吃,看
着小熊;它们似乎没有觉察到一个危险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类正在背后随时可以
置它们于死地。一会儿,小熊吃完了苹果,桔子和面包,开始往大熊身上爬,大熊
却站起来用嘴叼着一包快餐面,领着小熊往灌木丛林中走去。我忽然醒悟过来,大
声向它们喊到:“站住!丢下快餐面!不能吃!”大熊显然听不懂我的中国话,不
仅没有丢下快餐面反而领着小熊加快步伐往丛林中跑去。我一急,举起枪朝着大熊
头部上方就是 两枪,这回黑熊大吃一惊,丢下快餐面,回首叼起小熊,三、四步一
窜就消失在林子里了。我欣慰地望着它们消失的方向,心里叨唠:“ 再见吧!黑朋
友,祝你们平安,如果你们将快餐面连同塑料包装袋吃下肚,没几天那你们比死于
枪口下更痛苦。”可是,在人类社会包围的大自然中它们究竟能自由自在地生存多
久呢?

    (编者注:据自然保护组织人士声称,野生动物一旦将塑料包装袋吞食入肠胃
道,既不能将它消化,又不能将它排泄,因而造成消化道等器官失调以至死亡。)



【电脑网络知识】
                        介绍 Internet 网络上的各种 Newsgroups
                                        剑飞

    在卡大学术计算服务中心(ACS)拥有计算机账号的读者大概都知道如何在电脑
网络上接收和发送 E-mail(伊妹儿)。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电脑网络上还有
其它许多无法枚举的用途。本文在此仅介绍一下如何利用 Internet(英特网)上的
 Newsgroup(新闻组)在全球范围内交友、探讨问题、获取和公布信息。

    要了解 Newsgroup,我们需首先介绍一下 Internet 是怎样一个网络。Intern
et 是全球性的一个电脑网络,它联接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大学和研究部门的中心计
算机,便于这些部门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大网上的一个分枝--Usernet(用户网
)则相当于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众告示栏,供所有用户在上面交流信息、讨论问题
。由于用户讨论的问题极广,因此根据不同的题材分出很多 Groups,称作 Newsgr
oups。当然这些 Newsgroups 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与计算机本身有关的 Newsg
roups 常以 comp 起头,如 comp.answers,comp.os.386bsd.bugs 等等。Newsgro
ups 与 E-mail 的不同在于前者不需个人订阅,只要计算中心在 Usernet 上,其所
有用户都能用一指令进入其中。

    进入某个 Newsgroup,步骤很简单。比如,想阅读直接用中文贴发的文章(请
先在您的 IBM PC 上启动 ZWDOS,详见《窗口》第一期的“如何在网络上直接阅读
中文 E-mail”),在您一进入您的电脑账号后,即可键入:rn alt.chinese.text
,其中 “rn”代表 “Read News”,“alt.chinese.text”是专门供中文读者使用
的新闻组(由印第安纳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创立)该组使用的中文编码是HZ(取自
“汉字”两字)。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所有指令都必须是小写,而且指令间一定
要有空格。进入该新闻组还有一个更简捷的办法,即只在 “rn”后键入一个关键词
 “chinese”,这样所有含有 “chinese”的 Newsgroups 都会一一出现(注:目
前只有一个)。当然,除此之外 Usernet 上还有很多其它的 Newsgroups 和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仅就本人所知道的一些 Newsgroups 分类介绍如下--进入
这些 Newsgroups 的方法与上相似,只需用各自的组名来取代 “alt.chinese.tex
t”。

    (一)、misc.invest,misc.invest.real-estate 和 misc.invest.technica
l: 顾名思义,这些 Newsgroups 可供人们讨论和交流投资方面的问题,如有关共
同基金(Mutual Funds)、股票、房地产、债券等知识。根据上面的例子,它们都
可用“rn invest”的指令进入。

    (二)、misc.jobs.offered 和 can.jobs:这是交流和发布有关工作信息的场
所,其中后者专门针对于加拿大的工作市场。

    (三)、rec.travel 和 rec.travel.air:用于交流有关旅行方面的信息,其
中后者针对于航空旅行,比如,如果您与某一家航空公司打交道时遇到麻烦,可在
此陈述您的遭遇,您会得到大量热心读者的帮助。

    (四)、soc.culture.china 和 talk.politics.china:它们同样可通过只键
入关键词 “china”的办法进入。

    另外还有 rec.food.cooking,rec.autos,rec.autos.tech 等等,如果您有兴
趣,可试试键入关键词 music,movies,humor,video,chem 或 physics,您会发
现更多您所喜欢的 Newsgroups。实际上要问 Internet 上的 Newsgroups 到底有多
少,恐怕无人能够统计清楚,因为除了成千上万的现存的 Newsgroups,每天还有无
数的新组出现。如果您能想出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兴趣的题材,您也可倡议创建这样
一个“牛丝咕噜圃”呢。


【生活札记】                    
                                Flyers -- 广告      
                                    文丰

    我喜欢 Flyers。每天上班两个工间休息,第一件事就是看Flyers。我的同事也
因此提前半小时休息,与我共享其乐趣。我订 Calgary Herald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
它常常夹有这些红红绿绿、花里胡哨的广告;每天下班查信箱也会有一大堆 Flyer
s。

    初为人妻,学会了节约持家的本领。我家的冰柜门上帖满了从广告上剪下的各
式各样的优惠券。有 Pizza Hut的买一送一;有 Safeway Air Miles Bonus 的冰冻
压缩果汁和蛋糕粉(通常买20元的东西才给一个 Air Mile);有加油站的夏季优惠
;有配隐型眼镜的25%减免;还有 Zellers 50%优惠的硬页影集;更有 Bugget 在长
周末减免25%的优惠租车券......通过对这些广告的大面积的研究、探索,我已经初
步掌握了家用商品在卡尔加里各大百货公司的价格、质量分布。先生讲:你快把这
当成第二职业了。

    我总是在 Zellers 买卫生用品,因此积累了1万多个积分;Tip-Top 的男便装
适合我的先生,不贵也不失时髦;London Drugs 的化装品买回国送朋友很有面子;
Sears 的时装首饰经常降价50%;CO-OP $1.49日的牛肉和小仔鸡价格最合理;Gold
en Acre 的植物90天内保换;Woolco 的野营用品价格适合、经济......

    不过,也可能因为看Flyers太多,每个月的信用卡总超支,也许用 Flyers 并
不意味着节约,但其中的乐趣还是不少。看Flyers可有学问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纵横向多方面对比、注意阅读注脚是三大基本法则。我还得出了其他很多经验,如
30%以下的优惠等于没有;“最低可降至50%”的广告绝没有降到50%;“价格从$14
.99起”绝找不到价格如标的东西;只有80%以上的优惠才是真正的优惠,但是东西
的质量又要打问号了。只有明码标价的货品才易于对比、选择,进而买之。

    我刚嫁到加拿大时,先生是个学生,收入不丰,于是乎新娘子脱下红袄--送 F
lyers。我觉得蛮有趣的,一来,饭后散步,欣赏北温带的傍晚余辉;二来,眼馋富
人的大房子,做个梦自己住在里边;再有,帮助我的先生付一些账单。何乐而不为
?于是四个月的夏季象只蝴蝶般飞呀飞。

    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喜欢 Flyers。不少人的脑子里装满了“浪费木材”,“污
染环境”的想法,于是在信箱上醒目地贴上了“No Flyers”,“No Junk Mail”。
若是忘记了他们的警告,把 Flyers 飞到他们的门下,抱怨的电话会立即从广告公
司打给我。有的人家喜欢养“宠物”,一只大黑猫闪着两只绿荧荧的眼睛盯着你,
吓你一身冷汗。我负责的区在小山上,每家每户的信箱都高高在上,八级台阶才摸
到,远远望上去,那多累呀!于是将那大本的沉甸甸的 Sears 大广告--飞上去,飞
上去,Flying,Flying,满天飞着 Sears......得!第二天,我被广告公司解雇了
。唉!Flyers 是不能 Flying 的。

    又是一个夏日过去了,想想那些在顶着烈日送Flyers的人们,心中不免有些感
叹。
     
                                                   一九九三年八月 于卡尔
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