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钟大叔要饭记 副题:继续倒元曲,也叹人生苦短艺苦长 日期:公元一九九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嚎写道:“三十余年,于人生而言可谓长矣--看看萧红!鲁迅却三十弃医从 文;蔡希陶则三十投笔。当此时,叹此生一半虚掷身后,人生苦短艺苦长!” 唉,嚎总长啊,您这一叹不打紧。楞象流行感冒从网上传来,搅得哥们也满腹 不是滋味!难怪前些时候,咱芬兰那哥们读了陈老总的诗,也嚷嚷活得没劲下辈子 也要去上井岗山打家劫舍轰轰烈烈一场哩。人李先念吹嘘十八岁当军长、卧龙先生 廿六岁也官拜军师火烧博望坡了,哥儿几个年逾如狼却在这里网上谈兵、玩帝国过 家家、练空手道。就说诸位搞那科学吧,人家爱大伯也是二十六岁坐在伯尔尼专利 局里就给地基打了三桩,至今没人有本事跳出这圈圈。小哥儿几个总之是家国万里 ,功不成、名不就、业未兴、财未发、有的甚至连媳妇儿都没着落,离魂荡魄,上 不能入天堂,下去不了地狱,夹在当间儿受气,您说咱能没有一好叹吗!要不这秃 鸦还要上这儿来组建帝国浪人党来着! 元曲倒爷们每论及元曲的特色,总要深刻指出其“玩世不恭”、“低级趣味” 的“糟粕”来批判一番而划清界线。岂知哪能人人都有缘作得正人君子圣杰贤才, 多数如我辈还只得平平凡凡,走肉行尸,哪写得出什么豪词雅句、不消积不庸俗的 东西!碌碌小人,就得好这些“糟粕”。尚若生逢其时其地其家,相信谁也会来这 豪放的“斗酒诗百篇”,不但“放屁”能入诗,哼哧连“操他祖宗八代”也能作名 句流芳百世! 咱小哥儿几个穷要饭的还是读读钟嗣成大叔的要饭曲合适,这里倒来,与诸位 同道叹爷共勉。这钟大叔考了不知多少回大学,均以落第告终,大约跟他长得丑很 有关系(其《自题丑斋》咱下回再倒)。最后只好沦为要饭的,大概也是太史公一 样的不服气吧,后来竞为元代曲家的流传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录鬼簿》一书才 使得这么多的“糟粕”曲家的清名“万古难磨”。这里所倒,即是当年钟大叔要饭 的境况的大写照,一副无可奈何、又痞又下流的样子,顿然跃出纸面。看官听了: 钟嗣成〔正宫〕《醉太平·落魄》(三首) (一)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衩,请乞儿一顿饱斋 ,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救贫咱波 奶奶。 (二) 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刘九儿宗枝。郑元和当日拜为师,传留下莲花 落稿子。搠竹杖绕遍莺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鹧鸪词。穷 不了俺风流敬思。 (三)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 绦,做一个穷风流训导。 附录:周浩《题录鬼簿》 周浩《〔双调〕折桂令·题〈录鬼簿〉》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 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 名,万古难磨。 编注: 嚎乃国师旧友和同行,且为同一年级而于不同学校研读“天书”而已。帝元二 二一八年嚎造访北加洲,于国师寓所墙上见周浩《题录鬼簿》一曲,多有感触,临 行时竟然索取带走。现谨附于本篇之后,聊与钟嗣成一曲参读。周浩生平不详,该 曲亦是周浩唯一传世之作,题于钟嗣成所编《录鬼簿》之前。据信,周应为钟之友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