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华夏文摘》一九九二年某期 续论文如其人 ·阿Q· 年前《华夏文摘》创刊之初,俺曾冒昧撰一短文。宣称文章之不同,皆因其人 之相异。并示以伟大的导师毛老头儿之《沁园春》词,与落魄潦倒的孙髯翁之《昆 明大观楼长联》,对比为证。其后时光流年,逝者如斯,便再未将此“略萦心上” 。只是近来突然记得幼儿园算术老师,当日多次警告吾侪顽童“列举不足为证”之 论,心里便渐渐开始惶恐起来。 惶恐过后,心里似乎仍不服气。只怪算术老师都属于斤斤计较、古里古板的一 类人物,除了钻牛角尖证明1+1=2的本事外,剩下的想象力怕是不多了。不象 司马老先生丰富有趣,他会在“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之余,研 读孔老二的书进而“想见其为人”。或者在学习《离骚》、《天问》而“悲其志” 、“爽然自失”之际,跑到屈原跳河“自绝于人民”的岸边,凄凄然“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结果反倒让你读了《孔子世家赞》、《屈原列传》和《报任安书》 以后,也想得见他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位忍辱负重但却永远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好同志 。由是观之,“文如其人”之论,虽欠严格证明而只好一如哥德巴赫被暂名为“猜 想”,但谁能保定今后它不会成为某位聪颖青年才俊荣获什么“糯杯儿”捞什子奖 的阶梯?!何况后来又发现,美国洋学堂的大算术教授比如什么波利亚氏等,亦大 力倡导“证明即是使猜想更合乎情理”的创造性方法论,幼儿园算术老师“小儿之 见”,何足与洒家们“高士共语”呢?自此后心里便踏实了许多,潜心收集证据使 “文如其人”的“猜想”获得更多的支持。 虽然如此,要想披沙拣金发掘点真正象样的佐证,亦非唾手可得那样容易。某 费尽多年炼就的搜肠刮肚神功,上穷碧落下黄泉,依然一遍茫茫不可见。不想那日 正抓耳挠腮,走投无路之时,眼前突然一派柳暗花明,人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 来全不费功夫”,此言果然不谬。 原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精英栋梁命世之才,在处江湖之远忧君忧国无门投报 之际,自古便时兴来点“淡泊”的短文,以明其雄心大志,未忘生在破茅屋,胸怀 全世界。此风特别从唐朝刘禹锡之后,更是不可收拾。前仆后继,踏着先贤的足迹 ,冒着拂面的紫陌红尘,接踵而来。可谓蔚为壮观。其中鱼龙混杂,多难分辨莨莠 。尽管如此,信手于其内抓一把,诸位看官敢说咱们不能从“其文”而“想见其为 人”? 于是这里在下便冒昧排出三篇铭室之作,求诸公论。一为唐朝刘禹锡所撰赫赫 有闻的《陋室铭》,一为当代北大燕园中未名才子所刻《教室铭》(摘自《华夏文 摘》本年度二月末期),另一为那未庄居士阿Q所书《题土谷寺东墙铭》。无须赘 言,刘禹锡大名,当早已如雷贯耳,播于四海。先生除才华横溢之外,还是著名改 革家,旧时王侯堂前燕,智囊团圈子中的活跃分子。更为可敬者,先生两番被保守 派逐出京城,流放至巴山楚水凄凉地等穷乡僻壤,与布衣白丁为伍,仍然矢志不移 ,身在牛棚,不坠青云之志。其间除了被迫贯彻执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精神, 写过一些不三不四所谓“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诸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 唱歌声”一类的俚歌小曲儿以外,从没俯首跌份。铮铮傲骨,高雅风范,实在难能 可贵,我想诸位是不难从其借以咏志的《陋室铭》中,窥见一斑的。不用担心,茅 坑底的粪团,一经搅动倘有浮起出头露脸的一天。在红霞漫漫的短命桃花红消香断 ,满园茁壮的菜花、狗尾巴花盛开之日,先生自会官复原职,得意洋洋地哼着“前 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打马还都,重为人上人。 至于那位北大才人,自然聪颍非凡,否则何以跻身于堂堂名学府天之骄子的行 列。无奈人家学风谦逊谨慎,不为虚名所动,让我们无从考证。但既然属于八十年 代新一辈,或者还能沾上“文革十年精华”的那几届的边也未可知,总之不难从其 嘻笑和玩世不恭的行文,感觉到一颗不甘沉沦的拳拳之心。可叹者,世风日下,学 而优者无财无仕无用无老婆,文凭一纸空文,换不来北京户口,抵不了两条牛仔裤 半斤烤红薯,更紧要的而且不让出口,让这许许多多的救世生力军无不望洋兴叹。 纵然你“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也难逃这“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 忍受”的霉运。何况如今这荡荡乾坤、清平世道,又不能象当年那样可以咨意拉大 旗作虎皮,“钩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杀人放火受招安,再搏它个封 妻荫子,不枉为这一世英雄豪杰。想来不禁黯然神伤,也只得假装浑浑噩噩,得过 且过,觅那清淡天和。因此上,才演出这悲观的恢心大作。只不过要借题发挥,醒 世警人而已。倘有那识得和氏浑金朴玉的明主,良心发现,被唤起一丝惜能爱才的 怜悯,回眸一顾,想必我们的“中华民族的精英”们定然当仁不让,决不会错过随 镫执鞭、望风驰命的良机。 唯其难解者,是这位泼皮无赖阿Q。自他当年作了革命党的无名英雄替死鬼, 多少个二十载春秋已经成为弹指一挥间,却本性不改,也没见得变成又一条好汉。 除了对老尼姑抗拒革命仍然耿耿于怀,和对假洋鬼子博士的银桃子嫉妒有加以外, 如今倒也学会了附庸风雅,来点活剥生吞装扮门面。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何况 此番远不同于上次从城里围观过杀革命党后回庄时的光景。但似乎革命党仍然不但 革命时不叫上他,连作文吟咏等重任也不把他算在圈子内。上次想蹭到假洋鬼子家 门边,本要去“投…”靠他们的“柿油篾竹沙龙”,却不料被一又重又闷文明棍打 出,洋先生还在后面追骂,册封他为“丑陋的中国人”、“华夏文明衰落的祸根” 。可怜见的老Q,平生再次蒙受这儿子打老子的奇耻大辱,是何等的悲愤欲绝,四 顾并无小D、王胡之流在近旁可出气,于是只得去那寓所之东墙,愤愤地题下这狗 屁不通的铭文。 如下便是不才收集的“文如其人”宏论的又一例证,祈愿诸位明公雅正。 北大未名才子《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扑克,写家 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 混张文凭。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阿Q《题土谷祠东墙铭》: 山本不够高,有妖更瘴。水本不够深,有鳅更浑。斯为破庙,只足遮 身。秋雨入帏冷,夏虫绕帘轻。谈笑无腐儒,往来仅百姓。幸无贝多芬之 乱耳,亦无施特劳斯之烦心。不须柿油党篾竹党之洋屁,更没救世主们替 天行盗之福音。强似那两头蛇之沙龙,没羞自诩南阳诸葛卧龙之读书舍, 远胜过三脚猫之华居,无耻自封渭水姜非熊之钓鱼亭。老子云:何在乎其 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