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号州际公路见闻录》


原题:〔风土人情〕全本《八十号州际公路见闻录(修订版)》
副题:漫侃伟大的八十号州际公路--摘自《黑鲤鱼游记》
主题:纪念本国师从纽约驱车西行来此住锡一周年
日期:帝元二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元一九九六年二月十四日)


            《八十号州际公路见闻录》

  小麒麟在网上写了篇《伟大的路》的文章,可是一帮人不跟着起哄叫好,反而
大揪辫子,很不够意思。再者说了,丫们也挺没劲的,知道底细的则明白你们是在
这里装蒜,不清楚的还不会以为你们在这里不懂装懂,谬种流传而误人子弟?不就
一条八十号州际公路嘛,查一下地图不就明白了。这条路我也老开,过去有事儿没
事儿的就开这路抄近路去阿拉斯加。俺小时候三岁就背过《徐霞客游记》,及年稍
长,五岁时把一本《格列佛游记》译成八国英文,地理上的事,没我不知道的,要
不现在能作大中华帝国的国师呢?俗话说的:“不知天文不为相,不识地理不为将
”嘛,八十号州际公路的最权威、最泰斗的诠释人,舍我其谁?

  八十号州际公路东起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西至夏威夷州的大马士革市的林肯隧
道,精确地讲,两地相去二万五千英里,连接着两个象璀灿的明珠的城市。有人说
小麒麟记错了,这条高速公路不经过纽约州而是宾州,这纯粹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误,八十号州际公路跟纽约州和宾州一点都不搭界。宾州和
纽约州都在美国的南部,特别是纽约州,其边上就是一个长岛,,再往南你就掉黑
海里了,你们知道为什么长岛没掉进黑海吗?当地的居民一直异口同声认为,这是
因为旁边的纽约sucks,知道吧?

  另外,八十号州际公路东边的金门大桥下,有一退役台湾老兵开的酒店,专卖
一种劣质红薯造的酒,好象叫什么“金门地瓜酒”来的。我可警告你们,你千万别
嘴馋买来喝,那东东喝完你的舌头会不利索,那是给一帮没见过大世面、连二锅头
都当美酒的岛民喝的。

  八十号州际公路过了金门大桥以后,就穿过红甫拉其山口翻过阿尔卑斯山脉进
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经过这一段路时你一定要小心,因为这里是阿格利支那曼族
部落的保留地。阿格利支那曼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一个民族,他自祖传下来的习
俗是只吃香蕉皮为生,不但如此,而且他们绝无任何幽默感,整天只是为他们祖上
曾经阔过而自豪。有一回,一个楞头楞脑的毛小伙子,名字叫作风月客的经过此地
,正碰上一帮丹麦海盗从八十号公路送给阿格利支那曼人一车皮椰子,这些土著只
会吃香蕉皮,所以向风月客打听怎样吃椰子的办法,风月客开玩笑说一般用嘴吃,
你们也可以用屁眼儿吃。这可不就闯了大祸,这帮阿格利支那曼人还真当真,最后
用屁眼儿吃不进去,竟然恼羞成怒要找他算帐,幸好丫脚底溜得快才有惊无险。风
月客慌忙中麻子也跑掉几个,从此麻子打哈欠时,不能全体动员(洞圆),只好从
风月帮帮主的位置引疚辞职。

  八十号州际公路离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差不多一直沿着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东向西延伸,一直到德克萨斯州的拿不勒斯市为止。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坐标
变换不变性,你的汽车的速度受到洛伦兹收缩的作用,你车上的时钟将不走,你千
万别当钟坏了,当你过了拿不勒斯以后到达伽利略环形山,时间自然会恢复到正常
状态。

  在伽利略环形山我建议你一定停下来观赏你一生都难看几回的奇景,这里差不
多就已经是美国的最北端。伽利略环形山国家公园占地方圆五百英里,也是宇航员
在月亮上唯一能看清楚的地球上的山峰。伽利略环形山北临红海,你若是站在山顶
北望,天苍苍野茫茫,水天一色、横无际涯,让人记忆深刻,那感觉就象是听嚎在
这网上侃房中术一样──空对空令人茫然若失。

  天气好的时候,从伽利略环形山你可以看到在北边的红海中的小岛,那就是古
巴。古巴现由美国的头号友邦所据有,但时不常你还可以注意到,从古巴漂来不少
难民船,那就是越南难民。越南难民也是地球上的一个很古怪的民族,他们不信上
帝而信Krishna。使用一种非常奇特的象形文字,你要是碰巧带得有一块罗
塞塔石碑的拓本,你就会认出那些难民船上的旗帜上写的象形文字无非是:“美国
佬滚回老家去!求您把我们也捎上!”

  另外,八十号州际公路也是当年美国南北战争的分界线。据希罗多德《历史》
记载,当时由于美国南方把克林顿总统夫人拉稀痢劫持去了,北方于是借机发难,
由詹姆士乔依斯·格兰特将军组成一支远征船队,绕道去了南方的黑海,从背后一
击,在列宁格勒用了一条木马计,将南方一举征服。这段历史,在荷马国的瞎诗人
阿炳的史诗《公羊的歌唱》也有记载,格兰特将军不惜重重艰难险阻回到北方的故
事,则见于阿炳的史诗《格萨尔王》,传遍了全世界。格兰特将军姓格,所以史称
“格萨尔王”。

  过了伽利略环形山的下一站就是伦敦,伦敦是一个水城,有美国的威尼斯之誉
。伦敦最著名的地方是城中心的红场,塞纳河水从这里一旁清清地流过。而伦敦城
里另一个最著名的是临海而建的冬宫,亚德里亚海的波涛直接抚摸着冬宫的大理石
宫墙。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真主”就是在这里开始的。洪秀全
率领着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在停泊在波斯湾的维纳斯号巡洋舰炮火的掩护下
,冲进冬宫,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反动统治,使冬宫里的裸体
雕象从此属于了我们无产阶级。

  沿着八十号州际公路再开下去,就到了乌拉尔山下的撒哈拉大沙漠。那一带除
了许多汽车旅馆和加油站,别的一概荒无人烟。那是属北海道管辖的范围,根据该
州古怪的法律,任何人在该州不得有任何性关系,所以所有的汽车旅馆都在墙上明
文写着“Absolutely No Exchange of Body F
luid”,违者将被处以极刑,凡是过路的人,都一定要小心这一点,不然你后
悔都来不及。当然,在这条文下好处则是,你可以对漂亮但却装孙子对你傲慢无比
的女店主的脸吐一口唾沫,她则没法对你还口。

  八十号州际公路在过了撒哈拉大沙漠后,就跨过鸭绿江进入著名的古“君子国
”马尔维纳斯的领地。根据《伯罗奔尼撒战记》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当年拿
破伦率领的十字军远征至此,见这里的人民民风朴朴、君子慊慊,很好欺负,于是
以这里的人不信上帝为理由,认为这样的不顺从主的种族该从地球上灭绝,而大开
杀戒,制造了历史上悚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当时,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古“君子国”国民男女老幼三十万口竟全部无一幸免,而且当其身首异处之时而
且竟也无一人反抗乃至喊一声痛者,实乃世之惨闻。至今鸭绿江畔的八十号州际公
路桥头还立有一华盛顿记念碑,以告示来者。余读其碑文,想见其昔日惨状,令人
感叹唏嘘。

  古“君子国”已不再在,现今的马尔维纳斯领地却是被一群自称“莫桑匹克人
”(我戏称之为“目伤屁客”)的土著所居住。马尔维纳斯领地虽然与北海道州一
水鸭绿江相隔,但却有完全相反的法律和习惯。(实际上称其为“伪君子国”倒是
名实相副)。在北海道州,任何人不得有性关系,而只要一过江进入马尔维纳斯,
则人人尽可撒野。与其他美国任何一个州都不同,这里的法律有意规定出了合适的
漏洞,以便让娼妓行业能得以大行其道,事实上,娼妓卖淫是马尔维纳斯领地唯一
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也是唯一这里能从世界各地招游客的生意。只是有一点,为
了不与美国联邦关于禁止卖淫的法律条文相抵触,这里的色情行业一概用委婉词。
所以,在这里卖淫绝不能称“卖淫”,那叫“文学创作”,妓院则称为“文学杂志
社”、“诗社”等,而妓女则称“文学女青年”、“才女”,男妓则称“才子”,
诸如此类。

  在马尔维纳斯,开妓院最松最容易,谁都可以开,而且不要执照和注册,连“
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勾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都不用,所以“文
学杂志社”、“诗社”遍地都是,每个“莫桑匹克人”似乎都挂好几个“文学家”
、“主编”、“诗人”的桂冠和头衔。更绝的是,这些个妓院的名号都满象回事儿
,听起来竟然跟传统的什么“青楼”啊、“楚馆”哪、“花月楼”等等一点儿关系
都没有,却是什么《新新青年》、《新莽原》、《新新月》之类。煞有介事,就好
象是“新文化运动”又借尸还魂重头再来似的,仿佛个个不是当今的新文化运动旗
手鲁迅,便是胡适、蔡元培一类的人物。懵懂的,则以为这帮人是在从事高尚的事
业,知道底细的,莫不明白这些所谓的“文学”、“诗歌”说白了无非只是妓女招
揽顾客而已。但你有什么办法,这里的风气就是如此,所谓“笑流氓不笑文学”是
也。我每过此地,无不联想起法国著名思想家兼诗人浮士德一针见血的伟大诗句:

    卑鄙是高尚者的魂灵,
    高尚是卑鄙者的外衣。
    闻吧,在那羊头招牌的后面,
    飘来的是狗鸡巴的腐臭腥气。

  在著名的鼓书艺人王朔未成名之前,丫一心想作文学家,自从我带他来这里玩
过一回后,他才从此理想幻灭,发誓再也不跟“文学”沾边,还成天象个惊弓之鸟
似的,生怕一不留神他自己的东西就成了“文学”。这也是为什么知道底细的人一
听你叫他“文学家”,保准会跟你急。远的不说,有一次我不小心,夸咱贫协主席
不光先生的文采过人,堪称“网上文豪”,丫一听就给我翻脸,说“你丫挺的骂人
,你再这么讲,可别怪俺不讲交情!”,这也都是见识过什么叫“文学”的主儿,
才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另一方面诸位一定要记住,如果以后你们凡是见谁自诩是
“网上资深文人”啥的,你心里应该清楚这只不过意味着这位无非只是年老色衰再
也无人问津的老妓女罢了。

  过了马尔维纳斯领地,沿着八十号州际公路开下去不到200英里,你就来到
了摩门教的圣城,圣地麦加。摩门教的习俗我即使不说,我想读者不会没有听说过
,按照摩门教教规,所有的教徒必须娶十八个老婆才能赎去原罪。不怕你笑话,我
过去颇为得意的“驯悍之计”之一便是摩门教。有一段时间,俺媳妇总跟我嘀咕,
说想加入共产党,我一听心里就老大不乐意,你想啊,谁愿意自己如花似玉的老婆
变成“洪水猛兽”?可你也架不住这些共产党的宣传,人家每星期都在一块儿搞“
政治学习”唱“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关键是人家还包白吃饭,派车来接
,而且说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以后,只有共产党员才能摊得上随便白吃白喝“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好事儿。但你又不能公开着跟你媳妇闹别扭对不?所以我
就说好啊,我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嘛,连我最近都觉得灵魂没有依托,精神空虚,
跟白活了几十岁似的,我早也就想加入摩门教了,你看我要不要明天趁你去共党那
儿“政治学习”的时候,我也去摩门教教堂受洗算了?这一招就这么灵,俺媳妇一
听“摩门教”这几个字,就再也没了二话,她加入共产党的事就从此不了了之了。

  圣地麦加大约有一百二十万人口的居民,是八十号州际公路上为数不多的几个
大城市之一,居民中百分之百是摩门教教徒,摩门教教徒也称自己是“穆斯林”,
也就是“上帝的顺从者”的意思。城中心是一座完全由白色汉白玉建成的神殿,叫
“巴特农神庙”,其中供奉着该教创始人的足迹的石板,按摩门教教规,每个穆斯
林,无论在全世界什么地方,每年必须来这里朝拜。摩门教的创始人,是一个叫马
克思的长得帅气而且面容和蔼可亲的大胡子,人们也叫他“胡子爷爷”。这位大胡
子先生,是个奇人,有神鬼不测之术、夺天地造化之功,会奇门遁甲、呼风唤雨、
飞檐走壁,摇一把鹅毛扇,江湖上人称“卧龙先生”是也。巴特农神庙门前这尊八
十米高的叫斯芬克斯的师身人面像,据称就是照马克思的模样儿一丝不差地用一块
整大理石雕成。这位马大胡子过去吃饱了撑了没事的时候,常去亚历山大图书馆打
坐念经,一边念经一边还脚痒,用大皮靴蹭地板玩儿,天长日久,亚历山大图书馆
所有的阅览室的地板最后都被他蹭得到处坑坑洼洼,也只是在其创立的摩门教风行
全球以后,摩门教教徒才把亚历山大图书馆阅览室的这些马克思蹭出坑儿的地板用
重金赎回,迎进“巴特农神庙”作为圣迹供奉起来。

  巴特农神庙至今游客和穆斯林络绎不绝,在殿中央的供着马克思足迹的水晶棺
祭坛两边用镏金的梵文刻着其名著《忏悔录》中的两段闪闪发光的名言,根据俺那
位在麦加现今正在作大主教的朋友给我译的,那上面写的不过是:其一,“神学家
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上帝,而问题在于信仰上帝!”;其二,“神学就象普罗
米修斯对上帝的使者墨丘利所说的那样,即使你给我自由,我也要作朱匹特忠顺的
奴仆!”。巴特农神庙的大门前,还有一个高大的纪念碑,那上面用斗大的字刻着
:“全世界不吃猪肉的,联合起来!”。发人深省,令人从心底产生强烈的振撼。

  过了麦加以后,沿着八十号公路继续向西再开大约五个多小时,你就来到了坎
佩拉。坎佩拉是个不太大的大学城,这里是全世界有名的高等学府“克莱登大学”
的所在地。不是自吹,我曾被荣幸地让这里的克莱登大学东亚研究所请去作过一回
学术报告,给他们介绍了拙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不好意思,也许你听说过吧?
不才的笔名正是叫“鲤约瑟”)。那次重点给他们介绍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为世界
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捉虱子、和尚偷尼姑、吃狗肉和蹲茅坑儿。当然
,学术报告完了以后,座谈会上人家就不止请教这些东西了,大家畅所欲言,最后
竟连毛泽东是谁、文革到底是咋会事儿这样的太没水平的问题都问了出来。我当时
一听就笑了起来,说,你们这帮人也够土了吧!整个儿一帮象牙塔的书呆子!怎么
连毛泽东这样古今中外赫赫有名的风流人物都没听过?平常是不是不听摇滚乐?毛
泽东都不知道!告儿你吧,毛泽东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摇滚名星,yeah,
 Mao is a great guy, funny and humor
ous!He is a living roll-model of you
th. In fact, he is also my idol。你们没听
说过吧,那年他老人家站在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上,抱着吉它挥舞着麦克风,唱
《Love me tender》,当时有成千上万名的歌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歌迷在中国称为红卫兵,再小一点的叫红小兵),差点没把大家听了个如痴如醉
,激动得满脸那个热泪流淌,女孩子哭昏倒过去一大片,每个在场的歌迷都由衷地
举起红色的毛泽东乐谱歌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呀,我们衷心地热
爱您!”、“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那场面才叫感人,可以说是
空前绝后。毛泽东另外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收藏椅子,他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千奇百
怪的椅子收藏,所以人们也叫他“椅子收藏家毛”,翻成洋话就是“Chairm
an Mao”的意思。后来有一年,欧洲大旱,饿死人无数,毛泽东发动组织全
世界的歌星办了个演唱会救灾,唱了一首叫做《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的歌,
歌中唱道:“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
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罗嘞,甜蜜的
歌儿,甜蜜的歌儿,飞满天罗嘞………”,真是棒极了!至于文革,也就再简单不
过了,那真是中国历上少有的人为的大劫难!你们看没看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中国人过去每家各户都是象那电影里讲的那样,是可以娶四房姨太太的,中国
男人每天都有机会耀武扬威地吆喝一声“四院儿点灯”之类,可是后来不知道咋个
搞的,居然出了个王八蛋叫罗斯福的混蛋家伙,发动起了一个所谓的“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不准我们娶姨太太不说,而且连通房大丫头都不行,搞得中国男人好
惨哪,不但再也叫不成“四院儿点灯”,还反而每天得低三下四、小心翼翼给太太
端洗脚水、刷马桶,“文革”可是把中国男人害苦了坑惨了!我们可一定要记取历
史的教训,孔夫子他老人家曾多次谆谆教导我们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决不能让“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让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们革命群众
坚决不答应。

  沿着八十号公路再继续开下去,就是人迹罕至的荒原,吐鲁番高原,这里终年
黄沙漫漫、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过了荒原的尽头就是夹皮沟,从夹皮沟后面的奶
头山边上的二道梁子翻过去,你就进到了阿斯霍尔族部落的保留地。阿斯霍尔族落
从来就与外界没有来往,几千年的与世隔绝,竟使其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得
以保留下来。按其古老的风俗,阿斯霍尔人一直供奉猪为他们的神明,一进他们的
村口,你就会看到无数巨大的猪形图腾。此外,阿斯霍尔族的另一独特风俗就是“
摆谱儿”,这个风俗说来也非常的简单,无非就是每天由部落头人率领本部落的名
门望族,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围坐一圈自我吹嘘而已,无非是摆谱儿称自己如何如何
的肥、如何如何的膘长得多长得好,跟敬爱的猪神相去无几之类。“摆谱儿”每天
都有,无论刮风下雨、月亏月圆,从日出到日落从不间断,蔚为壮观。我建议凡是
开八十号州际公路的过客,无论如何都应该在这里停下来见识见识这个奇特民俗,
非常有意思。

  这“摆谱儿”究竟是咋回事儿呢?就拿我上次路过此地时见过的为例吧。开头
,一位看上去比较“鸿儒”一点的先开口说,俺的膘才是真肥,不瞒众位,俺家发
福可是自祖上起就有的历史,递相秉承十八代至俺,个个都是特大号肥猪,可谓家
肥渊源深厚啊,俺家还从小就拿板子逼着我吃“唐朝催肥药三百剂”,诗云:“熟
吃肥药三百剂,不算肥猪也有膘”,无论如何俺肯定算得上天下第一肥猪。另一位
瘦一点的,大约也有点自知之明,接过来说,阁下膘是有一点的,但还是不若我和
荷花小姐两人的肥油加起来,那才叫个对称工整,人家都说那才堪称是世上的“绝
膘”。这位话还没说完,没想到另一位冷不丁地跳了出来说,你这人好没自知之明
,俗话说:“肥猪有膘不在脸上”,你以为你那肥头大耳就称得上“绝膘”了?实
话告诉你,我看你们摆谱儿也有些日子了,我只不过一直真人不露相而已,不愿跟
你们计较罢了,听说过报上发表过的特级肥膘没有?不是吹牛,那就是从我的身上
割下来的。还有,听没听说过著名巨型肥猪某某某?那便是我的恩师兼战友。你身
上的肥油都长得不正,何足来此摆谱儿?那位一听当然也不乐意,反驳说,我啥时
候说过我的膘长得正来着?且不说不是吓唬您,我这又纯又肥的膘可都是从科大的
猪圈里养出来的,这都什么事儿哪,比谁肥你也找对了人挤兑好不好?你有什么肥
膘拿出来让我们瞅瞅不就知道了!那人一听,顿时口被封住,只好认忪再也不敢说
什么别的。看这形势不妙,另一位就出来打抱不平,说别吵了,说实在那位先生的
膘确实是很肥的,上回我妈上这儿来,我给我妈看过了我们出版的电子肥膘报表,
她也非常地欣赏先生的膘长得好,有韵味。我妈你们不会不知道吧?她老人家曾是
我国著名大肥猪,从她身上出产过几千万吨上等猪油。另一位一听到这里,就气不
打一处来,噌地一下地站了起来,慷慨激昂说,著名大肥猪算得了老几?这样的也
算得上叫名门大肥猪哪?咱没喝过猪油难道我还没见过猪跑吗?俺家在北京的时候
就是住在伟大的设计师邓老肥猪隔壁,无数名门大肥猪的后代不是咱的中、小学乃
至大学的同班同学就是咱的哥们儿,算起来俺家四姨的大表姑的二舅子的媳妇的侄
儿的三姑的舅老爷还给毛大肥猪的女儿看过门的,哼,就这样的“著名大肥猪”也
好意思抬出来摆谱儿!实话说吧,俺这样的才算与真正的名门肥猪有过几腿,你们
这点膘都太小儿科了点,不足与咱家的肥度相提并论………。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在阿斯霍尔部落,流行的口号就是“人怕出名猪不怕肥”,无愧是世界上最有趣
最有意思的部落。所以我也总是奉劝四方经过八十号公路的过客,无论如何千万不
能错过在阿斯霍尔保留地,观看“摆谱儿”的免费好戏。

  唔……时间不多了,别的80号公路见闻录,以后有机会再侃。网上哪位哥们
也是这条公路的常客,欢迎你接茬儿侃侃你在这条“伟大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哥
们正经事儿太多,容日后再接着聊。多谢!(快给俺鼓掌!)


Copyright (C), A.D. 1999 (D.H. 2220) by Xiaoyu Li
Please send your comments and questions to Xiaoyu Li.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