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关大爷不伏老 日期:公元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这网上倒二手诗词的不少,蓝道掌门晓拂兢兢业业一门心思倒宋词,唐三姨论 完老毛又专心致志长篇大论捧姜派词,此外,隔三岔五唐诗宋词现代派民歌港调, 多如牛毛,唯独没人倒元曲。哥们儿今儿也来起起哄,把关大爷的《不伏老》贩来 ,照网上红学家的说法,咱也先放一把厥词。 哥们儿不好读书,读书也只是看看热闹,不求甚解。咱只能跟着感觉走,谁要 认真来学术学术,哥们儿肯定当场吓晕过去。诗词读来读去,咱还就算元曲读来顺 口。“关关雎鸠”、“青青子衿”,读来纯朴清雅,二大爷一句话总结为“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这坏就坏在“不过份”上,不够热情爽快大方而遗憾。“会须一 饮三百杯”、“须行即骑访名山”,财大气粗的主儿,有大把大把闲钱喝酒游山玩 水,那倒真不必“摧眉折腰”到东京卖笑、到欧美当洋奴,这不算啥,咱帝国翻身 解放后,也会比丫豪爽。“国破山河在”、“妇啼一何苦”、“两鬓苍苍十指黑” 一类,读来沉重无比,忧国忧民,太累太累,于救世主们、什么“斗士”者尚可, 我辈碌碌远之为荷。“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尚能饭否”,一副报 国无门,郁郁不得志委屈了大才的酸相,这号主儿,一旦入朝拜官,保不齐也跟平 反的刘改革家一路货,“前度刘郎今又来”,一副小人得志的架势。再就是“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亡国之音,无力回天,无可奈何花 落去,邓丽君、国民党念念才找得对感觉。“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也是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妇人,才会有“怎个愁字了得”的感叹,也不是咱这小老百 姓的阶级读得起的。其余鸳鸯蝴蝶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读了更是浑身不舒服尽起 鸡皮疙瘩,大便不通,还是不提为佳。 还是元曲舒畅,没那么多酸文假醋、“假正经”,而且尽是大白话,直来直去 。您瞅人关大爷这“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人家绝不含糊,不象那帮满口仁义道德 满肚子男盗女娼的正人君子,一边抱着Cindy Crawford似的美人, 一边还要竖“坐怀不乱”的牌坊。也难怪《红高粱》、西北风能深入人心,这“不 正经”、土俗、荒腔野调,实在是比“高雅”、“不淫”更近纯真! 好了,就暂放这点厥词,萝卜酸菜,各有所爱。下面听关汉卿大爷道来: 关汉卿《前调·不伏老》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 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熬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 ,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 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颠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 ,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 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 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 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 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喳①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铁枪 头,不曾落人后。恰不到“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渡了春秋。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 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 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 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②; 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 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 ,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注释】①喳,应为〔足查〕字,无国标码。 ②鞠,革旁应为足旁,高太尉玩儿的那球。 编注: 辛蒂·克罗福德女士为美国走红名模,据唐三一自称,为其在异国多年已经再 也梦不到周公后,常于梦中惊鸿一瞥的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