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鲤鱼传灯录》节选 副题:也玩玩儿故弄玄虚莫测高深 日期:公元一九九三年十月四日 东土五祖令门下诸弟子各作一偈,以择法嗣。上座神秀自视甚高,以为法衣非 己莫属,遂于粉墙大书一偈云: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休使染尘埃。 五祖一见,即知为神秀所为,知其心性颇高,法衣可传。是夜,寺院杂务火工 慧能闻之,央识笔墨者为诵,以为神秀亦未入得佳境。因请人代笔于神秀偈后题曰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五祖见而识之,后暗传法衣于慧能,令其埋名远遁。五祖亦不复登坛,问及法 衣所归,唯言能者得矣。再后,神秀自立山门,六祖慧能亦于他山设坛。其后六祖 因明心见性者寡,遂不复以法衣文字相传。归五祖授法衣处,秘封衣钵,唯留一符 于粉墙偈后,以金刚定形咒并五百护法大士守定,遗言后世解得者方揭得。 几世几劫后,大中华帝国国师不甚了了真人鲤鱼,游山玩水至此。只见他满头 癞疮,身披破纳,足登烂履,怀揣要饭碗,口里哼哼唧唧唱着淫词艳调,打从这破 庙前经过。于断垣残壁之间,依稀认出神秀、慧能偈词。大师读当日神秀之偈,莫 不摇头叹曰:“好则是好,只是还未了,云空未必空而已。”比及再读罢慧能偈词 ,大师笑道:“痴儿了倒是了了,只是亦未悟得真谛,功亏一篑,徒遗笑于来者也 。”因以枯枝抹道旁牛粪,大涂一偈于其后,偈云: 龌龊菩提树,肮脏明镜台。 本来粗鄙物,怕甚染尘埃? 书毕,只见那护偈法符顿时化作一缕青烟,飘然而去。此时,不甚了了真人身 后一朵祥云飘然飞来,但闻仙乐响起。大师蓦然回首,乃见是观音大士,娇羞妩媚 ,仪态万方,轻启绛唇,低眉含情合十问讯道:“大师别来无恙?奴家在此恭候多 时。大师前番狠心抛却奴家自去凡间点化众生,可修得几许正果不曾?奴以世人迂 不可化之议,如今信乎?”不甚了了真人笑答道:“诚如爱卿所言,十分惭愧。事 到如今,恐怕只得‘反朴归真’了,你我还自去西天温柔乡‘极乐’去罢。”不甚 了了真人遂幻化为大肚弥勒本形,携观音纤纤玉手飘然径去,瞬时便失所在…… |